编者按: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自2014年10月起启动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课题组走访了腾讯上海创业基地等几十家科技创新企业,专门调研了临港、张江、外高桥等重点区域以及上汽集团等市属大企业,分别召开了由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市委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和相关平台企业参加的座谈会;还赴中关村、深圳、武汉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通过部市合作委托课题和举办上海国际智库专题研讨会,听取中财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国际智库专家的意见,形成《专家咨询报告》和系列《调研分报告》。中心还承担“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目标、思路及重大举措”专题,形成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总报告》。本报特摘编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以期能集思广益,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献策建言。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总体趋势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与演化路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在空间布局上,从以欧美为重心向亚太地区扩展
20世纪70年代末后,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不断深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渐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多中心、多节点的创新格局逐步形成。首先,从空间分布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仍高度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智库“爱智囊”(2thinknow)评选的2014年全球前100个创新城市中,西欧、北美分别占了45个和34个。其次,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地区集聚。从“爱智囊”评出的全球创新城市100强的变化看,亚太地区创新城市数量迅速上升,从2009年的11个增长到2014年的18个。可以预料,在全球创新格局深刻调整的趋势下,亚太地区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为包括上海在内的新兴创新城市崛起创造了良好机遇。
(二)在创新策源上,从大公司为主向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协作并举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越来越突破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科技研发的全球链进一步深化。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根据欧盟2011年的统计,2010年全球1400强跨国公司研发投入为4560亿欧元,占全球研发总投入比重为51.8%。另一方面,大量科技中小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重要力量。比如,德国不仅拥有众多跨国公司,还有1000多家在细分行业领先的“隐形冠军”企业,如Nascatec公司的微系统与纳米技术产品、Tinox公司的太阳能设备镀膜技术、MevisDiagnostics公司的图像诊断设备等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三)在创新方式上,从封闭研发向开放式融合研发转变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创新呈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导致科技创新中心的运行方式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创新行为日益开放化、协同化。当前创新范式正在加快由封闭式创新向共生式创新转变,由线性创新向颠覆式创新转变。在这一前提下,创新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要通过互补性协作,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比如,苹果公司建立了以iTunes、ios为软件平台,以iPad、iPhone为载体,以大量软件公司微生态APP应用为支撑的创新帝国。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在协作中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环境,形成创新的集聚和外溢效应,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另一方面,创新活动日益分散化、大众化。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外包、众包、P2P合作等新商业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甚至个人成为创新的生力军。总体上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参与者变得更加广泛,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开放的创新网络,对于提升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四)在创新内涵上,从单一科技创新向跨领域全面创新转变
许多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位置,也是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事实上,真正的变革不局限于伟大的技术创新,而在于把新技术和恰当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形成驱动行业发展的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才导致硅谷、纽约这些地区具有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全球创新浪潮的策源地和风向标。因此,当前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已经不是狭义的知识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而是科技、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创意、创业相互交织的综合性创新中心。
(五)在创新模式上,从单区域独立创新向跨区域协同创新转变
当前,科技创新越来越不局限于单个城市和地区,而是更加注重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协作,形成典型的创新城市群。大体上看,这种创新城市群可分两种类型:一是核心城市以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城市发展,通过在国际大都市周边形成创新群落,推动了区域整体创新。比如,伦敦依托生命科学等领域较强的创新优势,与周边牛津、剑桥地区紧密协作,形成了英格兰东南部生命科学研究“金三角”。二是不同区域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城市群。以柏林地区为例,柏林市与周边的勃兰登堡州实施了“联合创新”战略,建立了五个两地共建的创新集群,涵盖生命科学、创意经济、交通、新能源、光学等领域,成效正逐步显现。无论哪种类型,通过不同城市的协作,在更大范围统筹创新资源配置,都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六大规律性特征
1、新技术革命产生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崛起的重大契机。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先后崛起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就在于抓住了以蒸汽机、电气化和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契机。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大都市纷纷明确了建设全球或区域创新中心的目标,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2、市场机制作用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根本力量。美国之所以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在于形成了发达的市场机制,孕育了包括公司制度、风险投资体系等在内的制度创新,并集聚了一大批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3、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培养大量人才,众多天使投资人和风投资本发挥着纽带作用,不断涌现的小企业形成创新的微生态种群,而会计师、律师等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正是由于这种世界级创新生态系统的存在,硅谷才能长盛不衰。
4、优势特色发挥优势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重要支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区域型和城市型等不同形态,还包括综合性大都市创新中心、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和由工业城市转型的创新中心等不同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其特色,紧密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5、政府服务引导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有力保障。在制定游戏规则、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的外部性补偿、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和提供必要服务等方面,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6、优秀人才集聚激励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关键要素。和一般城市相比,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更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人才结构呈现高端化、国际化、年轻化的特征。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
【三个层面】
1、具有影响世界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创新链中具有全球引领力、主导力;在创新要素集散辐射等创新服务环节具有规则制定权、市场定价权;在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组织协调中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2、具有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引领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模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城市。
3、具有服务实施国家战略的创新辐射力。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核心引擎;在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枢纽和支撑功能。
【六大要素】
1、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集聚。包括:国内外科技创新领域的殿堂级大师,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创新组织推进的领军人才,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富有创新眼光的资本投资家,以及大量从事科技创新研发或产品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等。
2、拥有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汇聚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具有全球声誉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作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的科研院所,并形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成果积累。包括:顶级科学论文、重大知识发现、先进科技原创成果和国际发明专利等。
3、集聚众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包括:影响世界、颠覆传统的开拓型创新企业,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引擎性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投资机构平台等。
4、具有发达的科技金融服务。包括:专业风险资本、天使投资人、私募股权基金、种子基金、国际顶级的投资银行;以及世界一流的管理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服务机构。
5、营造宽松的创新文化环境。需要具备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有着强大吸引力的开放包容环境,激发创新策源,宽容失败的城市创新文化环境,以及环境友好、社会和谐、高效便捷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6、制定完备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能激发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和扶持政策体系;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拥有与国际规则接轨、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集聚和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具有协调与规范国内外创新活动组织、创新成果交易转化的法律制度;具有国际通行、激励创新的收入分配机制等。
【六大功能】
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塑造六大主要功能:
1、创新思想的策源功能。创新理念的潮流策源功能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优势,在全球领先知识和科学发明的产生传播、创新理念和创新思潮的激发汇聚、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引领主导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重大知识发现、基础科学发明、前沿科技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等领域,体现创新策源功能。
2、创新要素的集散功能。创新要素的集聚辐射功能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要求。要强化多样广泛的创新网络连接功能建设,不仅要成功接入全球创新网络,而且要在创新网络连通性基础上不断强化创新资源要素的引导和影响能力,在全球创新活动中发挥要素集聚、辐射、配置等作用,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集成增值的功能。
3、创新主体的集聚功能。创新主体的集聚交汇功能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吸引企业家和创业者为核心的创新群体集聚,吸引大批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全球高端技术人才、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创投机构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科技创新投资平台、科技创新孵化机构等集聚发展的态势和格局。
4、创新活动的引领功能。创新活动的参与引领功能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表现。上海要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就必须成为国际性科技合作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在全球科技合作项目计划、创新技术标准制定、创新资源配置以及新兴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发挥推动和主导功能。
5、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创新技术的整合转化功能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体现。要充分依托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在创新理念技术化和产品化、创新企业孵化、科技成果商业化以及新技术产品市场化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打造全球重要的创新技术集聚、交易、扩散、推广的核心市场平台和交流平台。
6、创新产业的引擎功能。上海要依托我国庞大的科技创新需求,以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促进分工深化,丰富产业链中间环节,催生新的产业部门,提升价值链地位;创新要素组合方式和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形成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上海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引擎功能。
【四大特征】
一是在能级上,将与纽约、伦敦等全球一流的城市型创新中心比肩,处于全球创新网络的顶端;二是在空间上,将实现实体创新空间与网络虚拟创新空间有机融合,实现创新点、轴、带以及城市群的联动协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中枢节点;三是在环境上,将形成促进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创新思潮跨界交流、创新活动激发催化的“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形成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多元包容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法治环境;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要素和功能综合,涵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扩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型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分段连续持续推进。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立足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长远目标,加强科创中心建设与“四个中心”建设、全面创新与重点突破、集中力量重点聚焦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聚科技人才与集聚创业人才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明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以及近期目标。
长远目标(2050年)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型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到世界前列,形成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节点和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成为引领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的典范。具体来说,形成“三中心、一高地”,即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转化中心、全球领先的技术与产业孵化中心以及国际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中期目标(2040年)
到204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在重点领域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成为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市场的重要连接通道、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服务开放平台和创新资源配置节点,形成更能激发万众创新、激发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
近期目标(2020年-2030年)
到2030年,初步建成与我国综合实力相适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要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框架。在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先试先行,全面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际和国内创新资源交汇的枢纽节点、科技创新与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行者、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的示范者。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思路
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新定位、新要求,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立足国家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五个聚焦:
(一)聚焦科技前瞻布局,打造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应当是原创性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心。上海要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加大前沿科学研究投入力度,鼓励本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领域进行原始创新,力争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国际领先的基础科研机构,在世界科技创新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结合本市基础条件和优势,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产业技术项目,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贯通,实现原始创新与再创新、集成创新融合迸发,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
(二)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也是目前的突出障碍和瓶颈所在。关键要打破现有产学研分割、资源分散、管理僵化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要充分发挥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大胆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充满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制机制。要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从政府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企业参与的模式,转变为企业主导、院校协作、成果分享的模式,让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链条,政府要从选拔式、分配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要进一步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通道,形成鼓励转化的利益导向。要着力营造鼓励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宽新兴行业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建立公开透明开放的市场规则,让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三)聚焦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只有形成高质量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极大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促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竞相涌现。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支持企业在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开放创新的能级与水平。要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针对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资金、信息帮助,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作用。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研发、孵化、专利和产品交易等各类平台建设,加快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肥沃的土壤。
(四)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形成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创新产业集群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凸显核心产业优势。要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借鉴伦敦、硅谷等地区的做法,把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具有基础条件与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产业集群,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要把科技创新与城市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加强上海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协同创新,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促进科技、产业、商务、文化功能有机融合,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和产业基地,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五)聚焦人才激励机制,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
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能否集聚和用好一大批优秀人才,事关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败。要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结合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研发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优秀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围绕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比例,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打破人才流动的隐性壁垒,完善配套政策建设,为人才在沪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要优化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把激发人的创造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链接 ◆科技创新中心五种模式
【硅谷模式】
以“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硅谷是全球公认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中心,它并无政府专门推动,而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成功的秘诀在于营造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类似“热带雨林”,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最佳的土壤。一是拥有世界级的创新资源。硅谷地区汇集了世界一流的大学、顶尖的研发人才和大量优秀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斯坦福大学被誉为“硅谷创新的灵魂”。二是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在硅谷,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形成了开放的创新生态群落,使得有价值的技术和商业项目迅速被发现,由此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且硅谷文化崇尚探索和创新,敢于冒险,宽容失败,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形成发达的科技服务体系。硅谷集聚了大批从事风险投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创业孵化、市场推广等各类科技服务企业。由于这种“热带雨林”创新生态的存在,硅谷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活力,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的创新摇篮。
【纽约模式】
将科技创新与国际大都市全面转型升级相结合。
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纽约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城市的战略转型。一是依托发达的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在加快新技术之都建设的过程中,纽约重将科技成果与高度繁荣的服务业相结合,把最新技术应用到金融业和传媒、时尚和医疗服务业等领域,使优势产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发挥一流人才和科研机构荟萃的优势。纽约拥有9家重要学术研究机构、175家医院、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纽约还拥有19名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纽约大都市区的国家科学院院士人数亦居全美第四。三是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扮演积极角色。纽约2008年创立了“纽约市种子基金”,专门为初创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10年又设立了市政府创业基金。纽约2010年提出了“应用科学计划”,预计未来30年将创造4.8万个就业岗位,孵化出近千家企业。四是扩大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中的广泛应用。比如,时代广场尽管人流量很大,但从未发生踩踏事故,原因就在于纽约在人流密集场所充分运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视频监控、GIS等手段,动态评估客流数量、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
【伦敦模式】
依托市场机制和优势创新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市场自发形成优势科技产业集群。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伦敦东部数字经济产业加速集聚,一批国际顶级企业如谷歌、脸谱、推特和众多孵化器及初创科技企业集聚伦敦,逐步形成了如今的伦敦科技城(TechCity),目前英国的数字经济产业超过两成集中在伦敦。二是依托科技和人才资源推进创新。2014年4月,伦敦市长鲍里斯提出了建设“医学城”(MedCity)计划,充分利用由伦敦、牛津和剑桥形成的英格兰东南部生命科学研究“金三角”(golden triangle),以及相关地区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打造与美国波士顿、新加坡齐名的世界顶级医学中心。三是政府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引导。伦敦政府秉持一贯的经济自由化策略,不去干预具体产业发展,而是从全局着眼制定规划,为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服务。2000年,伦敦市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制定了《伦敦科学、知识与创新战略规划》,2003年又发布了《伦敦创新战略与行动计划(2003-2006》,明确提出了建成“世界领先的知识经济”的目标。
【以色列特拉维夫模式】
本土初创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一是政府大力培育初创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特拉维夫市政府就将其目标定位于以创新为主的国际商业中心,陆续出台许多举措,包括为创业公司提供由政府补贴的公共办公空间、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创业者交流与合作,为软件研发企业提供优惠税率等。二是积极吸引知名跨国企业和国外资本。特拉维夫鼓励全球领先企业在该市成立核心研发团队,目前在该市已集聚了24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其中IT和软件行业占30%。此外,特拉维夫还致力于吸引外资、为创业提供融资机遇,以色列80%的国际银行、风险投资以及数目众多的国际律师事务所都位于特拉维夫。三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在特拉维夫,创新创业是一项全民运动,具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友善的创新环境以及活跃的创新生态。全市共有十几处创业者聚集地、公共空间,而技术社群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创业加速器、公司孵化器、研发中心所运行的助力项目,吸引着以色列乃至全世界的创业人士前来取经。
【新加坡模式】
政府主导创新和离岸科技创新的典范。
新加坡十分注重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形成了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通讯等在内的科技创新集群,并积极加强与海外的创新合作。一是政府制定专门规划。从1991年开始,新加坡已经连续实施了五个科技五年规划。2006年专门成立“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作为政府科技顾问班子,由总理亲自挂帅。二是出台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2002年新加坡推出计划,要在10年内把3000家本地企业提高到创新级标准。2006年又推出“企业科研创新计划”,进一步促进10万多家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新加坡颁发国家级“新加坡创新奖”,以表彰在创新方面有特殊成就的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另外,新加坡制定了优惠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设立R&D中心,跨国公司每投资研发1美元,政府大体上配套30美分左右。三是广泛开展离岸创新合作。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建设了大量科技园区,其海外园区面积总和相当于171个新加坡国土面积。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