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新年音乐会以全新曲目结构、创作高度和演奏规范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近日在上海民族乐团排练厅,“纪念二胡皇后闵慧芬专场音乐会”的排练已到紧锣密鼓的冲刺阶段。演出节目单上既有经久不衰的《二泉映月》和《江河水》,也有近些年乐团委约编创的《长城》和《太阳祭》等曲目。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乐团家底的一次整体亮相。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之一,上海民族乐团近年尝试推出经典改编和原创曲目,从民乐这一“音乐母语”中发现新鲜感,平均每年首演原创新作达30余部(首)。去年一年,乐团演出更是超过150场。上海民族乐团不仅改变了过去演出只有经典老曲目的局面,而且新作不断,激活了市场,推出了一批懂艺术会经营的新人。
经典改编与当代表达“双管齐下”
十多年前,对于民乐界来说,这样的瓶颈有目共睹:作品匮乏、后继乏力。每到重要节日的专场音乐会,上海民族乐团最头疼的,莫过于排节目单——数来数去就是《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几首老作品,人称“十年一张演出单”。乐团知道,要重焕魅力,必须要有作品。
自2006年开始,乐团开启了演出季模式,以演出带动创作。乐团的一只手伸向经典,整理改编观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传统民乐,推出《我的祖国》《牧歌》《阿里郎》等改编作品;另一只手锐意革新,主抓一批具创新意识的新作品,探索多元化表现形式。如委约编排了《龙跃东方》《太阳祭》《青铜乐舞》《大秧歌》等合奏、协奏、独奏新作,并成为海内外同类型乐团的保留曲目;同时推出大型音乐会《上海回响》《锦绣中华》《大音华章》,以全新的曲目结构、创作高度和演奏规范,令人耳目一新。
跨界创新与传承经典的相互支撑让民乐团尝到了甜头。由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筝独奏家罗小慈创作并弹奏的筝乐作品《墨戏》,大胆借鉴了古琴和钢琴手法,摆脱了古筝演奏右声左韵的桎梏。有专家评价:“这部作品在继承民乐创作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观念和技巧营造新效果,可以让听众感到既新鲜又熟悉。”而在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看来,民乐在继承丰厚遗产的同时,已经接纳了现代音乐理念。近几年,乐团演奏了谭盾编曲的《西北组曲》《火祭》、唐建平创作的《春秋》《后土》、郭文景的《愁空山》《滇西土风组曲》等,这些当代作品展现出民乐合奏的新气象。
谈到作品风格和乐团的创作方向时,罗小慈认为,民乐作品既要演奏出和记忆合拍的老调,也应有呼应时代的新曲。以往靠几个大师级演奏家就能带动乐团,而现在民乐团更注重重新挖掘、整理和认识民乐丰富资源,寻找到与当今大众审美合拍的当代表达路径。
不拘一格扶持中青年演奏人才
上海民族乐团拥有龚一、顾冠仁、俞逊发等享誉海内外的民乐大家,但是,仅有这些大师对乐团的发展远远不够,需要有更多优秀的中青年演奏人才。
罗小慈说,“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案并不合适。对青年演奏人才,上海民族乐团量身定制了特色培养计划。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为他们提供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演奏机会。如上海民族乐团近年来推出“青春飞扬”系列品牌音乐会,集中展现乐团青年演奏家的演奏风貌,让唐一雯、金锴、胡晨韵、陈艳、李宛慈、王音睿等年轻演奏人才崭露头角。
除了大力扶持青年演奏才俊,上海民族乐团也为一些艺术上较成熟、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年艺术家提供演奏平台,以开拓他们艺术表现和艺术创新空间,让观众提升对上海民族乐团的认同度。在乐团的支持下,中阮首席刘波在阮族组合中尽情探索阮乐音域的时尚变奏,演出了《丝路驼铃》《临安遗恨》;二胡演奏家段皑皑、琵琶演奏家汤晓风尝试民乐器的新锐话语表达,陆续开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各自演绎了《第一二胡狂想曲》《春秋》等当代民乐典范作品。这些举措效应明显,为这些演奏家和乐团自身赢得了众多粉丝。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