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琦敏
连日阴雨绵绵,佘山山顶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几乎断了游客的踪迹。忙了一个长假的周梅春终于有空与记者聊聊这些年的变化:清洗了外墙多年覆盖的层层涂料,佘山天文台露出了百年前的“素颜”,她的解说词也随之增加了室外的内容;65米望远镜建成后,不少游客向她打听与大望远镜合影的“最佳地点”……
四年前,记者曾在大年初二采访过这位佘山天文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已在百年前的“远东第一镜”身边值守了11个春节的周梅春说,如今不仅春节长假忙,整个寒假都很忙,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带孩子来看“星空的秘密”。
解说词折射上海天文发展史
佘山山顶的那个白色圆顶,是上海天文博物馆的标志。周梅春的值班地点,就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圆顶中,11年没有变过。
2013年,天文博物馆的主干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文物,因此这个“值班室”中的任何结构、物件,都不能轻易改动。不能安装空调、没有饮水设备,两台取暖器、一只热水瓶,就成了周梅春的“取暖标配”。与四年前相比,“值班室”里多了一门电话,因为山上手机信号不佳,为了值守时联络方便而设。
刚来到这里当讲解员,周梅春曾背下了整整7张A4纸的讲解词——5号字、正反面打印。可如今,她脑子里的讲解词可能10张纸也打印不下。她说,这些年,上海天文台不断有新的发展,只要在媒体上报道过的,多少都会有游客提及。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天马山脚下的65米射电望远镜。“不少人以为,上了佘山就会看到它,其实游客从这里是看不到的。”她说,除了介绍这台“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的特点功能,回答最多的就是“从哪里可以近距离欣赏它洁白巨大的身姿”。
其实,游客平时并没机会真正靠近65米射电望远镜,出于工作需要,它所在的园区平日并不接待公众参观。于是,周梅春经常向游客解释:望远镜“身高”70米,靠了太近根本看不清,不如隔着山头远眺,倒是能拍到满意的照片。
2013年下半年,佘山天文台主楼——建于1898年的法式建筑,“洗”了一次彻底的“澡”,将近百年来层层涂刷的涂料清洗干净,露出百年前刷上的水泥砂浆。尽管“素颜”略显斑驳,但其中透露出的历史感,却成了不少游客的又一观赏点,周梅春的解说词中也特地增加了这段内容。
培训志愿者阐释“星空的秘密”
原本,周梅春感觉,除了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平时天文博物馆的客流也在增加——尤其到了寒暑假,更是天天如双休日般热闹。
“现在自驾来佘山的游客多了,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她说,很多孩子还会带着学校发的上海科普场馆游览护照,让她在上面盖章。她发现,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很认真地提问题,而孩子则很容易被新奇的展品吸引。
讲解多年,周梅春颇有心得:上年纪的游客喜欢听带历史的故事,而小朋友喜欢充满想象力的解说,碰到天文爱好者则会询问一些研究方向等问题……如今,她已习惯将平时看到的、听到的,融入到讲解中。比如,《接触未来》、《黄金眼》等电影中一些场景取自世界著名的大型望远镜,她也会将这些内容介绍给游客。
如今,作为资深讲解员,她的任务是主要接待团队游客,同时还为天文博物馆的志愿者进行讲解礼仪的培训。
从3月底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文社团的志愿者将于双休日上岗。她说,大学生志愿者会在网上找很多资料,专业培训相对轻松,讲解礼仪可能是他们最不熟悉的一块。比如,有志愿者在讲解时不自觉地就靠在了墙上,可从讲解礼仪角度看,是不允许的。讲解时不可触摸展品、带领游客时应走在左前方、带走小路时自己应靠外侧行……
四年前,周梅春曾因种种原因,犹豫着是否要坚守在白色圆顶中。四年后的今天,犹豫已不再,因为传播历史与知识,给她带来了满足,尽管这份工作十分平凡。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