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玮婕
羊年春节一过,关于降息的呼声立即四起:无论是全球愈演愈烈的货币宽松大潮,还是国内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的实体经济,市场各方都在期待央行推出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在2月的最后一天,央行果然出手,宣布新一轮降息。
剑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对于降息的目的,央行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此次利率调整剑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重点仍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基本面变动趋势,并不代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事实上,去年11月22日,央行曾采取不对称降息的措施,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然而,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近几个月以来,消费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对实际利率水平形成了推升作用。
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看,1月CPI同比增速只有0.8%,与2014年12月CPI的同比增速1.5%相比,下降了0.7%,这是2009年以来CPI增速首次低于1%。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缓解实体经济转型压力
在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看来,央行此时降息除了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外,也有利于刺激消费,缓解实体经济的转型减速压力。他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实体经济的表现缺乏亮点,2月汇丰PMI小幅回升,但前两月均值在历年同期中仍处在中等偏低水平,地产销量和电力耗煤增速持续走低,节日期间的零售销售和旅游收入增速也再创新低。”
“今年全年GDP增速预计会在7%左右,CPI增速则会在1%。”姜超表示,由于终端需求不足,制造业依旧主动去库存,本轮降息应该不会是终点,会有更多的综合货币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升级转型之中,而全球却掀起了货币宽松大潮,竞相向邻国输入通缩。央行降息可缓解债务风险,有望缓释通缩压力。”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表示。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除了降息之外,央行昨晚还宣布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至1.3倍。这是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业内人士认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持续提升,已初步形成差异化、精细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尤其是在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相关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条件基本成熟。同时,随着理财等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负债类产品已经自发实现了市场化定价。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在变化,而其核心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因此,央行将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适时通过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健全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