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社会精英,历来是大学的使命。可国之精英该如何养成,大学又能为其做什么?
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成为破题之举——该校老师每逢暑假分别组队,带领大学生们一起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采集和“三农”问题相关的一手数据。
像上海财大这样的大学,多数毕业生未来将进入金融、财会等行业领域,就年轻人的成长轨迹来推算,如果大学教育没有补上“三农”这堂课,恐怕很多年轻学生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走进真正的中国农村,对国情缺乏真正的体察。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而上海财大举全校之力连续7年实施的“千村调查”,也有更深的考量:为当今的大学生“补”上人生重要一课。该校师生过去7年的调查足迹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6638个村庄,实地走访8万余户农户,派出学生超过1.2万名。几乎每个上海财大的学生在读期间,都有机会参加一次“千村调查”。
行走田间地头充分了解“村庄”
因为参加“千村调查”,去年夏天,上海财大金融学院二年级本科生范深远一行10来个人,来到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初到时,秀美的元阳梯田让这群年轻人眼前一亮——这可是哈尼族人世代辛勤耕耘留下的奇景。随后几天,范深远做入户调查,一位老人的眼泪却让他意识到,农村养老这个调查课题的沉重。
“有位老人拿了一张医药费单子逐条讲给我听。他病痛缠身,儿女不在身边,孤零零地守着一个破宅子。”老人一边哭一边接受范深远的访问。农民对大病的恐惧、对养老的忧虑,大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切身感受。
在这趟调查行程后,学生们开始很认真地和老师讨论一个经济学问题:元阳梯田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但每天辛勤劳作、保持梯田良好风貌的农民,却没有获得多少好处,这样的收益分配模式是否该改一改?
在上海财大,很多老师都把“千村调查”视为课堂“黑板经济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体察国情、民情,行走在田间地头,学生们会经受各种磨练——这是如今的大学教育很难给学生提供的经历。
王程是上海财大人文学院二年级博士生,去年带队去甘肃陇西时,队里有个女生在翻越田埂时不慎被划伤,送去当地卫生院,小腿缝了12针。队员们劝她回上海,但她却坚持留在当地,说可以帮助录入数据。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教授说,“千村调查”的实施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村庄”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现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而有的放矢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落地生根。
课题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从2008年上海财大首次组织实施“千村调查”开始,这一项目的定位就和普通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很不同。上海财大发展规划处处长应望江介绍,“千村调查”是以科研项目的方式来组织的,从每年的调查课题立项,到调查问卷设计,再到后期的数据处理,整个课题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学校各相关学科的领头人来领衔、把关,负责该调查的科学性。
有一个场景让学生们难忘:一些没有被列入随机抽样调查范围的老农会找上门主动要求做问卷。一问才知是奔着发给受访对象的10元钱津贴而来。因为“千村调查”是一项经济学普查,随机抽样的科学性必须得到坚持,无法多发问卷。为了安抚“找上门”的老农,有的学生最后自己掏了钱。上海财大经济学院副教授林立国说:“对一个从小成长在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肯定会重新认识10元钱的价值。”
发现反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如今,上海财大的“千村调查”已成为学校的“头号科研课题”,经调查形成的各类“三农”问题报告3500多篇;参与调查的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学生发文5篇;有多份和“三农”问题相关的决策咨询报告获国家相关部门批示。去年,融国情教育与科研训练于一体的基于“千村调查”的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比起这些“看得见”的成果,王程觉得,对一大批今后从事金融财会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千村调查”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为什么我国很多由经济学家建言而形成的政策,实施后时常效果打折,甚至遭到一片骂声。照理说,经济学家都是受过严格学术训练、最深谙理论的,他们的建言在成为政府决策前,也是最符合经济学规律和公式的。”深入乡村的调查让王程找到了些许答案:和“三农”相关的政策要真正“落地”,政策制定者和决策咨询者必须“接地气”。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很多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城市与乡村的反差、思想与行动的反差。”担任过“千村调查”首席专家的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朱为群说,这些反差会激发学生们的问题意识,继而促使他们形成学以致用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