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晚高峰,乘客在路边扬招出租车。 袁婧摄
■文汇报记者 何易
一手拎着药袋,一手扶着顶在头上遮雨的马夹袋,刚做完透析的翟阿姨前天傍晚在中山医院门前苦等两小时仍未招到出租车,最后只能在保姆搀扶下冒雨慢慢向地铁站挪去。如今出租车越来越难打已成常态,尤其是下雨天的晚上。记者走访多处打车“老大难”场所发现,有些出租车驾驶员宁愿避开早晚高峰出车,为的就是不被堵在路上,看着油表“飞奔”。
记者调查:高峰段“抢的”频现
“打不到车”“冻死了,怎么没有一辆空车呢”……每天晚上回家高峰时段,记者的微信朋友圈经常被朋友们的抱怨声刷屏。
陆家嘴——叫车软件加价也叫不到车
陆家嘴区域一直因为打车难而备受诟病,不仅指定的出租车扬招点人山人海,即便用叫车软件加价叫车,也没司机“理会你”。在陆家嘴上班的鞠先生前晚想打车前往静安寺参加朋友聚会,他在叫车软件上输入上车和要去的地点后,虽然屏幕上显示有车,但就是没有车应答,一直加到200元还是没车理会他,无奈之下他只好上了一辆路边揽客的黑车,付了220元前往静安寺。
徐家汇——往虹桥方向全天难觅空车
昨晚8时在徐家汇区域,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美罗城附近,到处都是拎包候车的市民。电脑城对面虽然有个扬招点,但因为方向不能全覆盖,不少市民还是等在路边,一旦有亮着顶灯的空车驶来,就会争抢。一位协管员表示,从徐家汇往虹桥方向,大部分路段都出现打车难,尤其是古宜路至吴中路区域,经常全天难觅空车。“没办法,徐家汇地区车流拥挤,周边居民住宅分布密集,还有大量商务楼和消费场所,客流集聚自然打车就难。”
南京西路——恒隆广场周边全是等车的人
曾经有人戏言,南京西路上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就是“抢的”。昨晚9时,梅龙镇广场附近等车的市民大多神情专注,搜索着远处驶来的出租车,提前预判准确卡位占据有利位置。一辆出租车刚刚靠边,立即有两人冲上去,等不及车上客人找零下车,一名中年男子已坐进后排,另一人为自己慢了一步而“捶胸顿足”。恒隆广场旁,同样情形也频频出现,灯火通明的马路上全是等车回家的人。一旦有出租车驶过,必然吸引无数双眼睛。有的市民等得时间太长,疲惫不堪,就伸出一只手,漫无目的地挥舞着。
司机诉苦:时间都堵在路上
“早上8时在堵车,晚上8时还在堵,甚至中午和下午也堵车,你说打车能不难吗?”早晚高峰的拥堵路况,让天天在马路上转的出租车司机苦不堪言。强生出租黄师傅说,天冷打车人多,生意是好了,但驾驶员却不比过去赚得多,时间都耗在堵车上了。“太堵了,我白天反而比过去赚得少,全靠深夜补回来。”黄师傅说,早晚高峰如果陷进市中心堵车长龙,不仅甭想赚钱拉客,很有可能“一短差”就要一个多小时,最后还不一定出得来。“现在大家都学乖了,一到高峰时,情愿去吃饭休息,夜里多拉几车晚点收工补回来。”
专家分析:车少人多矛盾突出
在日前举办的本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上,市消保委相关人士指出,上海出租车市场存在车少人多的供需矛盾,涨价后未必能解决问题。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末,本市具有出租车经营资质的企业94家、个体工商户3056户,营运车辆44871辆,比前一年少了近4000辆左右。也就是说,上海现在的出租车配比约为22辆/万人,出租车总量是不够的,建议增加一定车辆供应市场。
此外,部分司机选择性停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打车难。通俗地说,就是出租车司机挣不到钱,不愿出车或选择性出车,导致道路上行驶的出租车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