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玮 杨军
我们生活在一个老龄化加剧的社会,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听力障碍,作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已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重度老年性耳聋患者,因言语分辨能力不佳,即使是在助听器的帮助下,也很难与亲友良好地沟通。长此以往,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必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听觉系统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客观存在,无法避免,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听力损失会越来越严重。在人均寿命不断增长的当下,老年性听力损失发展成为双耳重度至极重度聋的情况越发普遍。也就是说,在我们周围会出现越来越多身体硬朗,但却因双耳严重听力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老年人。
老年性耳聋发展速度较缓慢,在发展初期,可能无法引起患者本人和家属们足够的关注。当听力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中度及以上),患者会发现即使是在安静的环境下,他们都需要对方多次重复,可是当对方稍微提高说话音量时,却感觉并不舒服,出现“听得到,但是听不懂”“小声听不到,大声受不了“等情况。
出现这些情况时,很多老年患者往往选择不去理睬,认为人老了,耳朵“背一些”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并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影响。殊不知,这些情况的出现已经表明不仅仅是听力出现了无法逆转的损失,大脑对于言语的感知和分辨能力也因为听力障碍发生了不可逆的退行性改变。并且,听力损失越严重,言语感知和分辨能力越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老年性耳聋患者即使通过助听器验配,获得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匹配的放大补偿,也无法很好地听辨言语声的原因,而这一现象在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中更为凸显。如果这部分老年性耳聋患者无法得到精准的听力康复,则会因为沟通障碍逐渐失去与外界的接触,长而久之,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老年患者会因大脑接收外界的信息减少,认知功能减退加剧,更易患老年性痴呆。
什么才是重度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精准听力康复? 答案是: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是国内外公认的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唯一康复方法。主要是帮助双耳听阈大于80dBHL及以上,助听器效果有限或不佳的成人和儿童患者。目前,得益于普通大众在儿童防聋治哑方面的较高共识,小儿早期人工耳蜗植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是成人人工耳蜗植入,特别是老年性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比例上却远不及小儿人工耳蜗植入。
这是因为需要人工耳蜗植入的老年人比儿童少吗? 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患者本人和家属们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严重的听力障碍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也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人工耳蜗植入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听力障碍导致的种种困境。
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医学评估身体状况良好、可接受全麻手术的情况下,并没严格的年龄限制。据报道,目前国内植入年龄最大者为91岁,国外则是93岁。另外,因为老年性耳聋患者均为语后聋,在听力损失发生前具有良好的言语感知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一般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术前重度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越短,术后康复效果越好,因为长时间的听觉剥夺会加重听神经的退行性改变,会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重度和极重度老年性耳聋患者应及早选择人工耳蜗植入。
(作者杨军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擅长慢性中耳炎的耳显微外科手术、顽固性眩晕和面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侧颅底肿瘤及各类听力下降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