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上海市胸科医院上周末举办的“不惧小结———胸部肿瘤学科免费门诊日”现场,专家就社会上许多人关心的肺部小结节现象谈到,肺小结节检出率日益增高,无形中造成社会上谈“结节”色变的恐慌心态,需明确的是肺小结节未必是肿瘤,定期筛查是关键,其中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肺癌初筛好手段。
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韩宝惠谈到,过去大多数肺癌患者是“因症就诊”,即出现了咳嗽、胸痛等症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此时,肿瘤大多已侵犯了气管、大血管,2/3患者已发展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很差。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早期肺癌检查率提高,很多没症状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及时发现,并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大幅提高。
在肺癌早期筛查领域,胸科医院多年前就承接了上海市的肺癌社区筛查研究项目,目前已在徐汇区完成了6000多例的入组研究。项目牵头人韩宝惠介绍,该项目重大突破之一是确定了低剂量CT在肺癌早期筛查方面的重要作用。该项目研究人员发现,在入组的高危人群 (年龄在45至75岁、有肿瘤家族史、吸烟或有烟草接触史) 中,第一次做低剂量CT,25%的人被筛出有小结节,经过进一步排查,真正怀疑的有69例,23例经过胸科医院多学科专家讨论,其中22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显示为早期肺癌。相比之下,对照组即常规因病就诊人群中,发现了10例肺癌,其中5例已为晚期。
“这就强烈提示我们,低剂量CT在发现早期肺癌方面的作用。”韩宝惠同时强调,低剂量螺旋CT仅仅是初筛手段,即因此发现了小结节,不要过度恐慌,因为它有良恶性之分,合适的做法是密切随访。
一旦看到小结节,专家不主张“拉进手术室一切了之”,很多时候需多学科专家联合讨论。在“不惧小结——胸部肿瘤学科免费门诊日”,韩宝惠和胸外科主任赵珩、放疗科主任傅小龙、放射科主任叶剑定还就疑难病例联合出诊。记者从胸科医院获悉,早在十多年前该院就率先引入了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治疗。也因此,该医院年胸外科手术超过10000例、机器人胸部手术数年均突破600例,常年保持国内双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