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健
乏力、贫血、蛋白尿、全身骨头疼痛……你以为这些只是老人年纪大了在所难免的吗? 但有一种血液肿瘤正是悄悄隐藏在这些平淡无奇的症状之中,等待着时机发动致命一击,这就是多发性骨髓瘤。
两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被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期发病症状与多种老年人常见疾病类似,隐匿性较高,许多患者被表面症状所蒙蔽,走进了肾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等相关科室,导致治疗延误。有统计显示:在我国大约有20%-2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找错了科室。
其实,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的血液肿瘤,其发病率为1/10万,约占恶性肿瘤的1%,发病年龄大都在40~70岁之间。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高居第2位,仅次于淋巴瘤。
老人出现以下症状要当心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殖导致的血液肿瘤,至今仍然无法治愈。早期症状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而4大核心症状则为CRAB———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质病变。
在多发性骨髓瘤确诊的患者中,很多患者起病时的表现都是腰腿疼痛进行性加重,直至卧床、甚至发生骨折;再就是体检验血发现贫血,才考虑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还有一些患者,蛋白尿多年,肾功能不全,有的甚至发生了肾功能衰竭,反复就诊肾内科,却不知其实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肾脏损害。以上种种表现就是多发骨髓瘤临床表现中常说的CRAB症状。
40-70岁的人群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贫血、感染、蛋白尿、下肢浮肿、全身骨头疼痛,短期内无法自行恢复的,以及出现无明确病因的病理性骨折的,都应该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并及时前往血液内科就诊。
与此同时,建议医生群体同样应当加强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知识教育,提升对该疾病防范意识,推广诊疗规范,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可及性及规范性,医患携手共进,降低误诊率。
规范诊疗需求迫切
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上海飞速上涨的老龄化程度更令人担忧。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上海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到全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且高龄人口占比越来越多。换言之,这也就意味着,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形式将更为严峻。
作为常见血液肿瘤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方案历经多年时间,已形成了成熟的诊疗指南,但目前规范化治疗尚有可改进之处,应从加强精准诊断,规范用药治疗、长期随访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诊疗工作。
(作者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