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吃药吃出疹子怎么办?
答 石浩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病人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的皮疹称为药疹,这是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一般是指药物进入机体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病情变化快,全身症状严重。
药疹发生的原因复杂,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理作用、过敏反应、患者的特异体质均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药疹的发生与药物效能直接相关,从某种意义而言,出现药疹的患者反而会有获益的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药疹轻则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不容小觑。
很多药物都有药疹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较易引起皮疹的药物主要有——
【抗菌药物】有调查发现临床药物治疗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疹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均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最常见的是发疹型和荨麻疹型,其次为多形红斑型。其中,青霉素最为多见。众所周知,青霉素注射剂可引起过敏休克,迟缓反应则表现为瘙痒症、麻疹样红斑、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甚至剥脱性皮炎。因而使用前一般都要求皮试。
【解热镇痛类】该类药在引起药疹的药物中占比居第二位。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较新的塞来昔布(西乐葆)的不良反应常见瘙痒症、红斑皮疹、斑丘疹、皮肤病变、荨麻疹等。解热镇痛类药物引起的药疹类型主要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偶见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停药即消退。
【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该类药中易引起皮疹的包括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奋乃静等,以巴比妥类的药疹反应最多。可引起麻疹样红斑、血管性水肿、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炎等。一般停药后1-2周病情好转。
【类固醇皮质激素类】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后常伴发潜在不良反应,表现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药斑狼疮样皮疹、固定性红斑,严重的是剥脱性皮炎、恶性大疱性红斑或中毒性表皮松解。
【异种血清及疫苗】它们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通常表现为注射部位水肿型红肿,继而蔓延全身。
【中草药】文献报告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板蓝根、天花粉、丹参、益母草、青蒿、大黄、蓖麻子等。中成药中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云南白药等。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麻疹样或猩红样型皮疹。常见治疗方法为立即停用致敏药物,用肾上腺素或抗组胺药对症治疗。
其他易引起皮疹的药物还有循环系统疾病药物,比如利血平、心得安、普鲁卡因,速尿、氢氯噻嗪、肼屈嗪等;抗肿瘤类药,比如氨甲喋呤,长春新碱;抗疟药,比如氯喹;抗痛风药,比如别嘌呤醇;血液病用药,比如砷剂。
治疗药疹的方法包括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多饮水或快速输液促进体内药物的排泄。轻症者给予应用抗组胺药物,重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引起药疹是可避免的,预防药疹的做法包括:首先,用药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其次,对青霉素、血清制品等必须进行皮试。还有应严格避免药物滥用。最后应注意药疹发生的早期症状,及时停药或就诊,避免重症药疹的发生。谨记一点,药疹的预防远胜于治疗。
问 过敏性鼻炎如何自我防护?
答 陈旎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
有人一到气温变化大、季节交替之际,就出现流鼻涕打喷嚏,一直以为自己是感冒;有的人经常出现咽痒咳嗽,以为是咽喉或者肺的问题,喝各种止咳糖浆都不管用,检查以后才发现原来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等为主要发病特征。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且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治疗方法,给人们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所以,注意自我防护变得十分必要。
防护第一招,认识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的防护关键在于避开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真菌、羽毛、动物毛皮,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应及时查出引起发病的具体过敏原,以便尽量避免与致病性过敏原的接触。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春季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接触花粉花絮,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帽子、眼镜等。对尘螨过敏的患者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换洗地毯、窗帘等,保持卫生清洁可以减少尘螨的滋生。对真菌过敏的患者应避免室内潮湿阴暗,勤洗换被褥,防止真菌的产生。
防护第二招,就是注意饮食,加强锻炼。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饮食上忌食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适量吃生姜、蒜、韭菜、香菜以及糯米、山药、大枣、莲子、红糖和桂圆等。
与此同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及鼻炎的复发。
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晚睡、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免这些习惯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而导致发病。
此外,常按摩鼻翼两侧,也能达到保健的作用,减轻鼻炎发作时的症状。
问 儿童胎记能否激光治疗?
答 刘晓依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医生
婴儿和儿童期常见的胎记有太田痣、咖啡斑、雀斑、伊藤痣和蒙古斑等。
太田痣常见于亚洲人,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也有部分至青春期出现。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2/3的人合并有同侧巩膜受累。太田痣终生不消退,严重影响美观和患者心理。
咖啡斑是婴幼儿常见的棕色斑块,可以一出生不久出现,也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如果不同部位超过6块咖啡斑要排除神经纤维瘤病。
雀斑是在面部皮肤上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有一定遗传性,与日晒有关,多在3-5岁出现,女性较多。
蒙古斑为先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腰骶部和臀部多见,随年龄增长可逐渐转淡或消失,对身体无危害。
太田痣、咖啡斑、雀斑都可用激光治疗。太田痣随年龄增加,颜色加深且面积增大,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一般建议尽早进行激光治疗。咖啡斑如果发生在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可以选择激光治疗。雀斑因多发生于颧骨部位影响美观,也可以考虑激光治疗。皮肤科现有的激光技术,采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对黑色素具有高度选择性,是目前治疗色素性疾病最好的选择,最小治疗年龄低至6个月,根据不同的黑胎记的发生发展,1至4个月间歇性治疗,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小贴士: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每周五、周六全天开设激光专病门诊)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