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和共同社等媒体14日报道,日本新型火箭“埃普西隆S”火箭当天在进行第二级发动机燃烧试验时发生爆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在调查发生爆炸的原因。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试验失败再次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在航天航空产业发展上的“技术短板”。同时,这一事故也将产生“蝴蝶效应”,引发相关“涟漪”。
首先,日本国内针对航天航空产业发展的质疑声将进一步放大。实际上,近期日本航天航空产业发展一直不顺,且屡遭重创。今年2月7日,三菱重工业公司因屡次试验未果,被迫宣布彻底停止喷气式支线客机SpaceJet(原名称为“MRJ”)的研发项目,由此,这项启动于2008年的重大项目攻关最终被迫下马。2月至3月,日本“H3”火箭发射接连遭遇失败,日本政治势力之间就此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国民也不断质疑政府常年对航天航空产业进行高额补贴的行为是否妥当,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以及是否有助于高新技术的攻坚突破。换言之,在部分日本民众或政客看来,政府可能只是“画了一张饼”,其根本目的并非为了航天航空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而只是为了设置一个冠冕堂皇的、可以大笔使用国家税金的“口实”。
▲ NHK的视频报道截图。
其次,日本航天航空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应该说,从安倍时代开始,政府就是航天航空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不仅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大量财政资金,扶持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试验,同时也给予了形式多样的政策优惠,鼓励相关企业及个人从事这一必要且重要的产业。具体而言,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甚至直接将航天航空产业写入“安倍经济学”的系统性大纲,由此,航天航空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医疗康养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并列为“安倍经济学”的支柱型产业。
此外,安倍政府主推可再生、可回收等尖端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与突破,受其影响,“小型化”“多次化”“反复化”等成为那一时期日本航天航空技术的关键词,获得了全球相关科技人士及市场人士的瞩目。菅义伟政府和岸田文雄政府可谓是“萧规曹随”,基本延续了安倍政府对这一领域的战略设计,同时也更重视日本航天航空的中长期发展,反复强调技术革新在未来产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功能。尽管政府给予了高关注与高投入,但日本航天产业近年来始终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无疑会引起国内批评,更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政府的资金投入。
第三,日本国内就产业政策平衡关系的“政治博弈”将更为激烈。实际上,此次“埃普西隆S”火箭爆炸事故的发生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在这一领域投入不断减少的客观事实。毋庸置疑,当前日本政府的关注重点及扶持重心聚焦于半导体产业,希望通过“引外固内”的战略手段,来实现日本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半导体产业既已成为日本全产业的发展重心,航天航空产业势必为其“让道”,这不仅限于资金,更多表现为人才方面的不足与缺失,而这也是困扰日本多数产业中长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总之,日本国内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在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航天航空产业正逐渐失去“政策宠儿”的骄人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工业强国,“日本制造”无疑吸引了世人的高度关注,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脱离强大的全球经济体系而独立生存。互助互利,合作发展,才是日本航天航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佳选择。
作者:陈友骏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NHK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