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街头小摊正在贩卖传统的冰淇淋。|视觉中国
初到新德里时,曾听闻一条有趣的“天气预报”:此地“二月份20多℃,三月份30多℃,四月份40多℃”。果不其然,北印的夏天来势汹汹,一年约有四分之三时间都是高温天气。在漫长的苦夏里,吃冰淇淋成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
第一次在街边小摊买冰淇淋,心里有点打鼓:会不会质量不好?会不会不干净?会不会吃了拉肚子?于是挑了一种最贵的,盒装100克,35卢比(约等于人民币3.5元)。皮肤黝黑的售卖小哥兴高采烈地把冰淇淋递给我,待一口下肚,醇厚的奶味与特殊的香气像一对舞者,在味蕾上丝丝袅袅,交叠旋转。小哥见我眼睛里放出光来,露出得意的笑和一口白牙。
传统的印度冰淇淋叫做Kulfi。与西式冰淇淋不同的是,Kulfi由鲜奶经数小时小火慢炖而成,由于印度教推崇素食,为了方便众多的素食者食用,制作过程中不加入鸡蛋,因而口感比西式冰淇淋更加醇厚绵密,充满浓浓的奶香。
现代印度冰淇淋口味众多,流行的香草、芒果、草莓、巧克力、咖啡等应有尽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富有特色的印式经典口味。一种是开心果藏红花味,由于加入了藏红花,冰淇淋呈神秘高贵的金黄色;另一种奶油坚果味,通常是腰果加小豆蔻。在冰淇淋里加入香料,绝对是富有印度特色的脑洞大开,如同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在英式奶茶中加入姜、肉桂、丁香等香料,最终成就了印式拉茶一样,坚果和香料的组合不仅完美碰撞出印式热带风情,让人在斑驳的口感中感受造物的奇妙和不可思议,也为冰淇淋增添了独特的气质:它可以是甜蜜的、轻柔的,也可以是辛香的、不羁的,甚至还带有一丝戏谑的幽默感。
▲开心果藏红花味的Kulfi
印度冰淇淋好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奶质好。印度牛奶的鲜香,常令我想起儿时第一次喝牛奶的味道,简单醇厚,返璞归真。优质的牛奶,得益于印度现代史上著名的“白色革命”。
上世纪40年代,印度奶业普遍由大公司垄断,牛奶收购价格被恶意压低,奶农们辛辛苦苦,却所获无几。1946年,古吉拉特邦凯拉区的奶农在韦尔盖斯·库林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奶业合作社,合作社独立完成采集和加工,绕过大公司和中间商的盘剥,使奶农可以获得消费者在市场上出价的70%-80%。此举极大调动了奶农的生产积极性,拉开了“白色革命”序幕。1948年,合作社将品牌改为阿穆尔(Amul),这个词来自梵语Amulya,意思是无价之宝。随后,阿穆尔模式在古邦其他区域被广泛复制。
1970年,印度国家乳业发展委员会(NDDB)在联合国“世界食品项目”资金支持下发起“洪水行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乳业发展项目。印度政府任命库林为NDDB主席,将阿穆尔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国。1974年,印度国家乳业发展委员会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母亲乳品”(Mother Dairy)宣告成立。经过不懈努力,印度奶制品不足面貌得到根本改善。30年间,印度的牛奶产量增长了四倍;1998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牛奶生产国;2014-2015年度,印度年产牛奶1.46亿吨,约占全球牛奶产量的16%。
与“白色革命”相伴相生的阿穆尔和母亲乳品也成为印度乳品市场上的双璧。阿穆尔现在是响当当的国民品牌,其标识上骄傲地写着“印度的味道”。母亲乳品的奶站则开遍大街小巷,在新德里,几乎每隔两三公里就必有一个母亲奶站。500克的鲜牛奶20卢比一袋,如果拎着自家小桶去自动售奶机购买散装牛奶,价格会更加亲民。
▲母亲乳品”三大畅销冰淇淋
在印度,牛奶的意义超越食物,蕴含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印度教的许多传说和神祇都和牛奶有关。如《摩诃婆罗多》中足智多谋的御者“黑天”是掌管维护的毗湿奴大神化身,他小时候是一名顽皮的牧童;天神们与阿修罗搅拌乳海,提炼出长生不老的甘露。将牛奶与神灵相连,显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人们认为牛奶蕴含宝贵的营养和生命力。至今,虔诚的印度教徒在祈祷时,会将牛奶缓缓浇在圣像之上,表达将世间最纯净美好之物敬献给神灵。
从现实功用角度讲,包括冰淇淋在内的奶制品是素食群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印度人的餐桌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冰淇淋不仅是穿街走巷的零食,还是餐后甜品的必备成员。印餐菜品多是各种香料云集的“重口味”,在享受完一顿印餐的火热与喧腾之后,来一碟冰肌玉骨的冰淇淋,真是相得益彰,神清气爽。
一口小小的冰淇淋,承载了印度历史、宗教、文化多重意味,对每一位平凡人而言,则是他们温馨又珍贵的生命体验。每当黄昏时分,身穿纱丽的母亲拎着小桶走向奶站,小孩子跟在母亲身后蹦蹦跳跳,眼巴巴地看母亲拿硬币换回一盒冰淇淋,伸着舌头心满意足地舔一口。目睹此景,我不禁想起诗人泰戈尔在《第一次的茉莉》中写道:“但我想起孩提时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心里充满着甜蜜的回忆。”这个孩子长大后若回忆起现在这一幕,将诗中的白茉莉换作冰淇淋,倒是十分贴切呢。
作者:水心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