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于当地时间18日落下了帷幕。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一年一度的这一国际安全会议本是全球范围内商讨危机与处理、冲突与化解、安全与合作的一个重要论坛,但本届论坛略有不同的是:与会者越来越多地提及到了中国。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是该欣慰还是该警惕?
美国的战略收缩让中国意外“走红”
出席本次会议的共有500多位代表,其中也包括来自1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如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及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等。部长级的高官则包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以及美国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此外,美国方面还有10余名参议员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则派出了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出席本届论坛。
在具有影响力的高官发言环节中,德国外交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首先便毫不客气地炮轰了美国,准确地说是他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表达了十分强烈的不满,且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特朗普本人,认为美国在国际舞台的战略收缩“意外”地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良机。他用了非常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来表示说:"如今,我们不再能够确定——未来是否还能认出我们印象之中的那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美国。我们对此作出判断的标准到底是它的实际行动?抑或前后矛盾的言论?还是某个人不断发出的推文呢?"按照加布里尔话中的逻辑来推断,特朗普执政一年以来的种种举动清楚地表明:美国不再是一个敢为盟友们出头冲锋的大国,更不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这似乎大大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对美国的固有看法;其次,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正在迅速取代美国,且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这与美国恰好形成了一进一退、此消彼长的错位。
除了加布里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的其它政治家也有着几乎相同的看法。如奥地利总理塞班斯蒂安·库尔茨与德国外长加布里尔的观点和态度就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库尔茨在提及变化之中的国际局势格局时称,到如今,美国还是在不断地继续退出国际舞台,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正在填补由美国留下的一个"权力真空"。他举例说,“如果说以前我们的担心的是大鱼吃小鱼的话,那么现在面临的危险则是‘快鱼’吃掉‘慢鱼’”。
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让西方国家很不适应
在本次安全论坛上释放出来的另外一个信号则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引领全球治理模式的努力让西方国家极不适应。一些西方国家继续以他们惯有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对全球的贡献。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在发言中公开宣称,他并不认可中国目前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做法,并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所谓“担忧”。他表态称:中国努力想成为的美国之外的“另类体系”其实并不符合西方对自由世界秩序认定的标准。"必须指出,加布里尔的这番话是以意识形态和所谓价值观来划线区分三六九等的过时落后做法,不仅有违“合作共赢”的基本理念,也与当今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的格局格格不入。
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此次慕尼黑安全问题会议的讲话中也提到了中国。与德国外长加布里尔一样,他也对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表达了某种担忧,尤其是对欧盟内部在对待中国时的态度不统一的现状“感到不安”。他承诺,欧盟方面将会调整思路,改变策略,力争在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使欧盟更加团结一致。
慕尼黑安全会议安会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更是直截了当,他声称,在中国的影响之下,欧洲正面临某种分化的危险,而欧盟的28个成员国在经贸或外交问题上迫切需要以“同一个声音”来对外发声。
我们在欣慰之余还必须做到增信释疑!
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实力的上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全球治理的引领作用是不可被忽视的。正因为如此,欧洲传统的大国法国和英国两国首脑在今年年初的辞旧迎新之际一先一后到访,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这的确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然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怀疑、担忧和不安,甚至是提防和不欢迎,还是必须让我们警惕起来,以尽快增信释疑,缩小分歧,做到以理服人,以减少类似的噪音。德国外长加布里尔所说的这句话似乎格外刺耳,他说:“当某一大国(美国)主导的自由秩序的大厦开始瓦解的时候,别人就会设法在这倒塌的地基上重新打桩……"
这明显是对崛起之中的大国——中国的误解和偏见。2016年2月,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指出,中国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中国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公开承诺与自律。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历来说到做到!那些对崛起中的中国抱着固有思维不放的西方国家,你们听懂了吗?
(作者为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