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奔昂
乘火车出远门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若你碰巧在英国出行,又没有上网查看中转站维修通知的习惯,那就要随时准备迎接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赶车。地铁中途被迫换乘公交的我在发车前五分钟到达伦敦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这里是直通欧洲的“铁路大教堂”,有着经典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外观和十九世纪最大的巴洛式一体化顶棚 (巴洛,英国十九世纪著名铁路建筑工程师)。此刻拉着行李箱飞奔的我自然无暇欣赏,每跑两步便出现一架老式钢琴反而让我产生原地转圈的错觉,所幸在最后一刻找到站台踏上开往莱斯特的列车。一进车厢,听不见任何响动,只有十来双眼睛打量着你。“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想必是个缺乏时间观念,语言也不通的亚洲人”。
古朴的老式车窗外,英格兰中部平原的新绿顺着地势起伏。春假四月的微风拂过低头食草悠闲的牛羊,撩拨着大片水仙中最娇艳的一朵。轻罗叠雪,小盏排金,半天工夫就在这无限春光中悄然而逝。车到站了,片刻停留后又扬长而去,我回过头望见来时的铁轨和芜杂的原野,丝毫不觉这一路风尘带来多少疲累,反倒为亲眼目睹电影里才有的场景而暗自欣喜,更对莱斯特这座陌生而亲切的小城满是期待。然而还没等出站,便听见一名黑人男乘客和一位当地站务人员的争吵。黑人乘客错过火车要求退票,激动地解释着自己花了多少钱,而白人女站务员并不为之所动,反复说明相关规定,直到乘客懊丧地离开。
走出车站,我仿佛感到自己从英式老电影的片场出来,瞬间穿越到了宝莱坞。目及之处不见伦敦高街的西装革履,亦无东南小镇的乡间悠闲,满眼尽是身着花布长衫,肤色较我更深的印巴移民。原来早在去年,莱斯特便已经成为英国第一座有色人种人口数量超过白人的城市,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更是占据了城市总人口的40%。时间回到半个世纪以前,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蒙受重创之后风光不再。为了维护英联邦的统一,解决失业问题,调和种族矛盾,英国政府颁布 《1948年英国国籍法》,规定无论是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于是便有了大规模的有色移民浪潮,于是便有了如今的莱斯特。
虽然偶见几处疑似“贫民窟”的痕迹,莱斯特却绝不是一个落后的城市。这里商业发达,街市繁华,有一条以金器店和印度餐厅闻名的“黄金街”——麦尔顿路。沿着柏油路和石板路交错的街道前行,两旁既有英式传统的民宅和古色古香的教堂,也随处可见极具现代设计感的高楼和广场。这里还有深受中国和世界各地留学生青睐的莱斯特大学,和创造奇迹夺得英超冠军的莱斯特城足球俱乐部。而这所有的功劳都有移民的一半,是他们承担起大部分劳动服务行业的工作,供养着这座中部小城。
“那些地方不太‘干净’”,笔者行前听同学的英国朋友说道。对异己的排斥源于人类的本能,根植于我们的基因。碰到异物入眼,我们会通过流泪试图将异物排出。在器官移植的领域,导致移植失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往往就是受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或组织的排斥反应。于是为了减弱排斥,就不得不通过药物抑制免疫,使得“本体”更能包容“异体”以求得两者的和谐共处。莱斯特或许就是一个“移植”的成功案例。然而与此同时,受体免疫力的减弱却给病毒入侵创造了时机,一如今日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