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绿党主席厄兹德米尔(上图)和德国队球员厄齐尔(下图)身为土耳其移民后代,在德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样的事例仍属于凤毛麟角。均 东方IC
■本报记者 赵海博
如果你是球迷,你一定会发现当德国足球队队员们赛前深情地唱着国歌时,厄齐尔却总是闭着嘴。如果你是影迷,你也不难发现这两年活跃在德国银幕上的男演员穆巴里克,长着一张不那么德国的脸。他俩身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都是法律意义上的德国人,另一个则是他们的祖辈都来自土耳其。
不愿离开的客人们
所有去过德国的人一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本应该全部由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多黑头发、黑眼睛的土耳其人?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时针拨回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几乎整个欧洲变成了废墟,更是让德国元气大伤——人口数量特别是青壮年数量锐减。
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依然有着雄厚工业基础的德国迅速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然而,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大大制约了德国的战后重建和发展。时值冷战,东西方正在欧洲激烈对抗,想从东欧国家引入劳动力简直是难于上青天,于是联邦德国政府将目光投向了土耳其。
1961年,联邦德国和土耳其政府签署了劳工招聘协议,首批7000名土耳其劳工乘专列抵达慕尼黑。协议规定,土耳其工人在德工作两年后必须返回土耳其。然而,来到异乡的土耳其人目睹了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在劳动许可到期后不愿意离开德国,他们指责德国政府在利用完自己之后便想把他们甩掉。而那些雇佣土耳其工人的企业,也不愿意放弃这些熟练工们,于是德国政府不得不无限期延长这些土耳其人的劳动许可。此后,大量土籍劳工的亲属来德团聚。伊斯坦布尔开往德国的专列从最初的每周两班发展到1968年后的每天一班。
“我们不想成为移民国家”
1973年,石油危机席卷全球,联邦德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滞,失业率开始出现上升,民众对土耳其劳工与德国人抢饭碗产生了不满情绪。加之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德国人口大幅度增长,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德国当时的需要。经过再三考虑,德国政府宣布取消招聘所有外籍劳工的规定。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政府声明中表示,德国社会要认真考虑是否到了接收外籍劳工的极限。1982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其首次政府声明中就宣告,要采取严格的移民政策,控制外国人的数量。他甚至声称,“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变成移民国家。”
德国骤然收紧的移民政策,并没有阻止土耳其人赴德国寻找更好生活的步伐。虽然取得德国国籍变得更加困难,但是土耳其人依然以工作、探亲、学习、结婚等各种原因来到德国,并选择以外籍身份留在这里。土耳其人的生育率相对较高,因此德国的土耳其人仍然在快速增加。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德国生活着将近250万土耳其人,其中约有60万人取得了德国的国籍。可以说土耳其人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各界不乏成功者
如今,一些成功的土耳其裔们活跃在德国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了部分领域的领袖。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土耳其人为德国做出了不容磨灭的贡献。
中国人最熟悉的土耳其裔德国人,恐怕要数著名足球明星厄齐尔了。厄齐尔是第三代土耳其移民,他的爷爷带着当时只有两岁的爸爸从土耳其一座靠近黑海的小城搬到了德国盖尔森基兴,厄齐尔就出生于此。和大多数土耳其裔德国人一样,厄齐尔也拥有双重国籍。2006年9月,厄齐尔第一次亮相德国U19青年队,随后又接连为U21、成年队效力,并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一战成名。
穆巴里克是近两年在德国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他主演的《该死的歌德》和《土耳其语入门》在中国也有不少拥趸。穆巴里克继承了其父的土耳其面容,以依靠扮演土耳其裔的角色步入德国影坛。凭借其英俊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穆巴里克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终于跻身德国一流演员的行列。
与前两位相比,厄兹德米尔在中国的知名度显得低得多。然而,他在德国的影响力却远非前两位能比。厄兹德米尔是德国绿党主席,该党是德国多个州的执政党。厄兹德米尔的父亲是土耳其切尔克斯人,1961年作为外来劳工来到德国,并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厄兹德米尔在土耳其并不受欢迎,有土耳其媒体称其除了姓名是土耳其的,其他都是德国的。
整体族群融入艰难
但这些成功的案例在统计学上没有任何意义,大规模的调查对“融合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德国,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的工作多由土耳其人承担。一份官方调查表明,如果土耳其人全部返回家乡,德国各城市的城市清洁、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都将瘫痪。土耳其人在德国开设了5万家中小企业,每年向德国财政上交的税款高达40亿欧元,对德国社会生产总值的贡献达400多亿欧元。
根据柏林人口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来看,与其他在德国的外国移民相比,土耳其移民融入德国社会的程度较差,即便是讲着一口流利德语的移民二代或三代,在融入当地社会方面也表现平平。这个研究的考察标准主要包括移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的状况等,如通过加入德国国籍以及与德国人通婚等形式。
与南欧国家的移民能够很快融入德国社会不同,生活在德国的250万土耳其人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于其他外国移民。土耳其青少年中有30%没有念完中学,获得高级文理中学毕业证书的只占14%,还不到德国同龄人相应比例的一半,而且低于所有其他外国移民青少年的中学毕业率。在就业市场上,土耳其人的平均收入最低,失业率也高于其他外国移民。德国目前的失业率为6%,而在德土耳其人的失业率却高达19%,生活在首都柏林的土耳其人的失业率更是高达38%。
欧债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土耳其人选择回到土耳其,凭借在德国接受的职业培训和掌握德土双语的优势,他们往往能够谋得一份较好的工作。然而,更多的土耳其人依然选择留在德国——这个他们为之贡献了一生的国家。
在德土耳其人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一名“德国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充当忘记祖国的“背叛者”。于是,我们看到了厄齐尔选择不唱国歌,我们看到了在德土耳其人为到访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献上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而冷淡地对待埃尔多安身边的默克尔。
没有人质疑德国文化的优秀,然而这个浸润在古典音乐和思辨哲学的国度唯独缺少一种移民文化,或许正是这种文化的缺失,使得土耳其人始终不能很好地融入德国。当全世界为德国在危难关头慷慨接纳难民的行为致以敬意时,也希望他们在未来能真正融入德国社会,而非成为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