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华
核心观点
值得欣喜的是,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为科普的形象代言人。有科学家认为,科普本质上是一种大众传播,需要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营销思维的学习,科普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广告。要是有朝一日,这广告深入大部分人的心中,那么,科学文化就到真正兴盛的时候了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总体体现,也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值得欣喜的是,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为科普的形象代言人。有科学家认为,科普本质上是一种大众传播,需要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营销思维的学习,科普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广告。要是有朝一日,这广告深入大部分人的心中,那么,科学文化就到真正兴盛的时候了。
科普场馆有得天独厚优势
科普应该成为科学研究成果良好的展示台。比如英国纽卡斯尔市的生命科学中心,350多名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长期为科学中心提供实质性咨询和教育服务,他们最新的研究可以及时地转化为科学中心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同时,这些从政府拿到基金的科学家被要求必须向公众解释他们的研究,科学中心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专业的科学传播培训,同时提供展示的平台。
除了对科学研究本身的展示,科普场馆应该探索服务供给的新模式。可以说“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是整合科普资源、推动科普发展的有效形式。因此,科普场馆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合作研发多样化、特色鲜明的科普服务产品,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个性化程度和精准度。
科普场馆在服务大众创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通过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三维视角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比如通过与相关企业机构共同举办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挑战节”“创客嘉年华”等科技创新活动,向社会大众宣扬科学理性,培育科学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支撑。
给科学打广告需全面创新
传播方式创新成为科普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趋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传播变得无比高效、充满乐趣。科普信息化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的必然趋势。比如,博物馆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如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和谷歌纸板眼镜等虚拟现实产品,让观众从展览和藏品中获得更多浸入式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传播选题创新成为科普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制胜法宝。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大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这就要求科普工作在传播选题方面进行创新,辐射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前沿科学,结合最新的展示技术和手段,挖掘科普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保证传播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全新的科普体验。
运营模式创新成为科普迸发新活力的重要因素。国家明确要求“科普工作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和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互利共赢、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科普服务供给新模式”。因此,科普工作应该本着“依法经营、精细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协同”的原则,创新科普运营模式,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让科普工作迸发出新的活力。
做好科普必须有制度支撑
好的科普要有多元化的支撑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制度的支撑,其中定位和措施两点最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定位,在政策上突出科普的地位。科普场馆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将科普场馆纳入到科技创新体系当中,明确科普场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科普场馆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释放社会创新活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基础性作用。以美国为例,2011年美国政府推出《美国创新战略》,在资金投入方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用在科学传播方面的经费投入一直保持在5500万美元以上,占基金会总预算的1.2%-1.4%,即每100美元的预算中就有1.3美元用于支持科学传播工作,而且在一些拨给科学家的科研经费里面,明确了必须要有科学传播经费预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于非正式教育项目的资金支持方面,针对博物馆等科普场馆的投入占到了总投入的39%。
科普工作的推进需要一支优秀的科普工作队伍,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涵盖科学家、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等。目前很多科学家都是挤时间义务做科普。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措施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来。比如,西班牙格拉纳达科学公园设置了很多专为科学家准备的研究空间,其实就是他们在博物馆中的实验室,器材和经费由学校提供,老师在这里的工作和科学传播成果可以直接计入到工作时间和绩效考核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合理的制度能够激励科学家更好地参与到科技馆的工作中来,丰富展示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形式。
(作者为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