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刚
核心观点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人民思想的武装,它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利于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奋斗的力量和激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就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文化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忘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兴盛使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得到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居于灵魂地位。正是基于对文化本性的深刻领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基于我们党坚定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 《中国共产党章程》,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全体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人民思想的武装,它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利于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奋斗的力量和激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文艺不仅以百花齐放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还以其价值表达和诉求有效拱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创作人才,使文化自信不断得到彰显。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