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君
核心观点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文明前行源源不绝的动力所在,但美好生活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让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必须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脚踏实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谈到“美好生活”。从开篇的“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到最后一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美好生活”成为整个报告中非常亮眼的一个高频词,可以说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根红线,贯穿起各个方面,对各项工作指导意义重大。学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目标。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创造者和享有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好的方针政策、一切合乎人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最后都可以归结到能够有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上。
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揭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性质的变化。基于此,十九大强调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供给,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们有了很多获得感、幸福感。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期待有更廉价宽敞的居所、更良好的自然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只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供给,才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也才能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注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它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求把生态、环保、低碳、循环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它要求建立相应的新发展模式,即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创新建构,促进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老百姓不仅在物质层面有了新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也有了更高的期待,这些都要通过深化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来满足。改革开放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进步,也是今天社会变迁、人民群体生活提升、社会繁荣的根本缘由所在。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如何提升“简政”和“放权”的含金量,成为新的突出命题。只有按照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才能增加人民福祉,增加国际综合竞争力。要将以往集中于行政、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扩展到更大范围,切实消除机制体制中存在的痼疾,通过政策举措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形成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释放民间社会的活力,激发更多创造力。
一定意义上,一切改革、发展、政策、举措、创新成功与否,都可以用能否真正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作衡量。由此包括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在内的一切公共决策过程,都要从实际出发,确保最大限度地体现和遵从民意,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众的实际福祉。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文明前行源源不绝的动力所在,但美好生活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让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必须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脚踏实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作者为东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