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高寒
从5月初塔吉克斯坦当局挫败的“红色婚礼”恐袭计划,到哈萨克斯坦近日发生的连环袭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亚五国中就有两个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世人的目光不免投向这片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广袤土地。
恐怖主义对中亚国家的最直接威胁,仍来自各种恐怖组织、极端宗教分子。从目前已公开的资料看,包括阿富汗塔利班在内的各种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的小股力量,大量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一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一阿富汗边境一线。虽然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都曾举行大规模反恐演习,旨在对此形成高压威慑,但是终究受制于自身实力,对边境的管控能力有限。这使得这些小股恐怖力量突破边境,潜入中亚地区兴风作浪成为可能。
同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的做大,也加剧了这一趋势。“伊斯兰国”的活动挤压了其他恐怖组织的活动空间,这迫使它们或臣服于“伊斯兰国”,或不得不另寻出路。对那些另寻出路的组织而言,临近的中亚显然是理想的土壤。
野心勃勃的“伊斯兰国”自然也不会放过中亚这一地区。国际舆论不时传出“伊斯兰国”准备在中亚地区开辟“第二战线”的消息。吉尔吉斯斯坦极端宗教问题专家马利科夫2015年2月曾向媒体透露,“伊斯兰国”已向其中亚分支组织“马维兰纳赫尔”拨款7000万美元,令其在费尔干纳地区策动恐怖袭击,同时借助费尔干纳谷地边境错综复杂、管控不清的特点,从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向乌兹
别克斯坦渗透,期望在乌境内扎根壮大。
此外,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使得“伊斯兰国”急欲寻找与俄罗斯相关的目标,进行报复袭击。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分别驻扎有俄罗斯的坎特空军基地和201军事基地。有分析指,坎特基地客观上使得吉尔吉斯斯坦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有所上升。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的开斋节前夕,在吉国首都比什凯克遭到逮捕的6名“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就曾策划对该基地发动袭击。
除了直接的恐怖袭击,极端思想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和极端组织对中亚民众的招募,同样对这一地区构成巨大的安全威胁。据日本 《外交官》 统计,在“伊斯兰国”宣扬其极端思想的宣传材料中,俄语已成为第三大语言,位列阿拉伯语和英语之后。“伊斯兰国”甚至还专门准备了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和塔吉克语的宣传材料。吉内务部发言人奥斯曼巴耶夫指出,在过去10年间,吉国妇女在这些极端组织中的比例由2%上升至25%。
极端思想在中亚地区传播的一个新特征是,妇女和青少年正在成为招募的新对象。据吉尔吉斯斯坦内务部的统计,吉国每年加入各种极端宗教组织的妇女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吉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施克里内教授研究认为,招募一名12一15岁的少年,其难度要远远低于让一名36岁以上的成年人接受极端思想。因此,对青少年思想的渗透和对这一群体的招募,也成为极端势力 的一项重要工作。据 《外交官》 报道,“伊斯兰国”近来在中亚的宣传材料,蓄意刻画一种“和平生活”的景象,以此吸引妇女和青少年。
(本报比什凯克6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