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文汇讲堂100期“最具人气嘉宾”,赵启正在接受文汇记者回访时说,中国的宗教传统一向以“和”为核心,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国内的各宗教之间几乎没有特别的冲突,中国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没有对立,历史上也没有“反犹”或“反犹主义”这个词汇。
“路易·帕罗的儿子不久前电话我,说他父亲要和我预约进行一场世纪再对话,我也很有兴趣。”赵启正说。11年前的2005年,赵启正与美国基督教著名布道家路易·帕罗在黄浦江畔进行了三场前后时间跨度一年多的中西宗教对话。回忆起这场被舆论称为“无神论和有神论、科学家和布道家、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对话,赵启正说:“共产党人要与宗教坦诚相待,人民要和谐相处,就得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以及无宗教信仰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大的背景下,不同信仰的人们接触的机会更多了,跨文化坦诚沟通更显重要。”
从本世纪后就开始力倡公共外交理念,主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赵启正告诉记者,要想向世界说明中国,必然不能绕过73亿人口中庞大的宗教人群。据统计,当前全球约有30亿基督教徒、11亿伊斯兰教穆斯林、2亿多佛教徒,大约占去了近60%。他向记者回忆当年对话的初衷:“我们不是为了统一思想,而是为了交流思想。”这三场对话用了共16小时,2006年,对话编辑成书《江边谈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帕罗在序言中写道:让我们在深刻的分歧之上仍能彼此尊重,彼此相爱,建立诚挚的友谊。赵启正也表示:“我不指望读者能赞同本书的多少观点,但我希望读者能赞同我们两人对话的态度。”赵启正和帕罗成了朋友,他告诉记者:“帕罗和南美的、欧洲的朋友说,自己和一位主持过中国国家新闻工作的共产党员对话,并要一起出书,这在他们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季羡林先生评论说“这一次真诚对话可为开创之举”,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则评论说“这一友好已卓越洞察力,深入探讨了价值观与生命本质的相互关系”。
怎样评价自己“撬动了一块曾经的禁地”?赵启正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借沟通之机,向帕罗解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曾经是核物理工程师的赵启正和神学家开启的话题涉猎科学、宗教、哲学、文化,两人从牛顿谈到爱因斯坦,从《论语》讲到《圣经》。“在这样的对话中,双方不可避免的都会有回答不了的问题,比如,我让帕罗用实验证明上帝确实存在,他让我做个实验证明上帝并不存在”,但是“分歧并不妨碍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赵启正一再强调,“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也可以进行友好对话”。
对于当下各类宗教热的升温,赵启正认为,中国的宗教传统一向以“和”为核心,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国内的各宗教之间几乎没有特别的冲突,中国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没有对立,历史上也没有“反犹”或“反犹主义”这个词汇。他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倒是在中国南方的庙里,能看到三主同堂。中国共产党更会与宗教坦诚相待。”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作多年的赵启正,深感西方舆论对于中国的报道有很多的误解、失真、乃至攻击,因此如何改善中国的对外表达成了赵启正所有努力和思考的核心。当年,在赵启正的主持推动下,国务院新闻办连续多年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推动了了中央、各部委和地方三层次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期间,在上海、天津、广东等地先后推动成立了十四个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卸任后,又推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此外,赵启正更是一位公共外交的身体力行者,敢于啃最难最硬的骨头,与西方宗教人士的沟通交流是一例,参加各种“二轨外交”活动即非官方高层对话又是一例。
赵启正对记者说,中国已经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央,因此,需要通过公共外交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于那些持有不解和异议的外国人尤其需要交流,“如果双方理性沟通,以更进步、更包容、更自信的胸怀对待差异,障碍是可以跨越的”。(赵启正完整回访稿《赵启正:公共外交的激情》将在5月21和22日刊发于文汇讲堂微信公众号id:wenhuijiangtang,敬请关注)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摄影:戴焱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