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在社会存在旺盛补课需求的情况下,以补课为核心业务的在线教育项目、在线教师走红,这有现实的合理性,但却不是在线教育的未来。要发挥在线教育丰富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就必须对教育进行真正的创新。简单地说,不是传统教育十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教育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在线辅导老师的课程清单,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这位老师一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这个收入水平甚至超过当下火热的网络女主播。
何以在线教育发展最迅猛的是线上补课
过去两三年来,在线教育风起云涌,看好在线教育者,认为这会给我国教育带来深层次的革命。但笔者从一开始就不这么看。原因在于,在线教育的授课形式,非但不可能颠覆传统教育,反而会强化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独立思维,而在线教育模式强调的正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授课模式 (或者至少是主要模式),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生活为中心给学生进行教育。很多人将在线教育的一个老师授课、几千甚至上万学生听课作为“炒作点”,而这强调的是教育的规模效应,与时下正倡导的小班化教育、个性化教育背离。在线教育当然有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可以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然而,将其打造为教育的颠覆者,是不了解教育的实质的。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在线教育发展最迅猛的是线上补课和技能培训,这些内容并不强调多少个性,而是标准化 (回答标准化试题答案和培养标准化的技能)。
如果是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独立教师进行在线辅导,这无可厚非,但对于在职教师去从事这样的在线辅导,则不要被“分享知识”“促进公平”这样的概念忽悠,这和线下有偿补课,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担心会不会发生大量在职教师跳槽离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拿1.8万元时薪的教师只是个别。事实上,在线辅导教师的走红,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被热炒的实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9月,中国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已超过3000个;截至2015年11月,当年的总融资已达17.6亿美元,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在线教育项目来自基础教育领域,即:所谓推进教育创新、颠覆传统教育的在线教育,其实质还是补课、培训服务,只是把传统的线下补课,移到了网上,这一转变过程,可能对教育培训业进行洗牌,也可能诞生一批明星在线教师,然而,这对我国教育的促进价值极为有限。
在线辅导补课并不是在线教育的未来
在社会存在旺盛补课需求的情况下,以补课为核心业务的在线教育项目、在线教师走红,这有现实的合理性,但却不是在线教育的未来。要发挥在线教育丰富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就必须对教育进行真正的创新。简单地说,不是传统教育+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教育。
其一,要尽快对目前的在线辅导进行明确的规范,可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结合互联网转型,打造自己的明星在线教师,但应明确在职教师不得参与在线辅导。不能让在线辅导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因为那样既影响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就在打在职教师的主意,希望在职教师在平台上注册开课,聚集人气———也影响学校正常教学。
其二,在职教师当然也可参加在线教育,但不是通过在线辅导补课的方式,而是提供各种在线课程。这就是“慕课”最早倡导的方式,由老师录制 (上课时录制或专门录制) 课程,开放给所有学习者选择学习,这些课程可由学习者完全自学,也可和教师授课结合起来。对于教师在线课程资源的整合、开放,应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着力打造公益性质的课程资源平台,这才是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公平的合理选择。
在职教师提供在线课程和进行在线辅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方面,在线课程不需要教师全程在网上实时授课,而是录制完课程,开放给学习者,学习者学习时,由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一定的学习辅导或者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教师录制在线课程,也需要一定报酬,但这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追求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
其三,虽然网络跨越时空限制,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在线教育发展是受一国、一地的教育制度和环境影响的。我国基础教育在线辅导红火,这和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有关———社会存在对补课的旺盛需求,由此希望通过在线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似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让在线教育不集中在补课领域,而是拓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则必须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以制度改革之力,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眼下的关键在于,是否真能在现实中落实改革措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改革能发力,那么,在线辅导教师走红的现象将是昙花一现,而如果在线辅导教师越来越红,那在线教师的红火度可作为我国评价应试教育的一个指标———在线辅导收入高,表明应试教育严重,反之,则表明应试补课需求淡化。
文/熊丙奇(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