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素描:陈韶旭
■汪斌锋
多方参与、多元共治,最终实现共享共赢是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企业作为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要不要参与社会治理?该怎样参与社会治理?一直以来都莫衷一是,不少人仍存认识误区。
企业要不要参与社会治理?
从广义的“社会”来看,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其本身就是处在社会当中,是一种特殊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如果企业是“社会组织”,那么企业就必然需要处理社会事务,参与社会建设,履行社会责任。从这而言,企业也就是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了。可如果一个企业完全投身于社会建设,投身于社会治理当中,那么企业作为盈利性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又体现在哪里?企业与其他组织,如社会事业组织、慈善组织等有何区别?
从现实来看,企业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企业。一方面,如果说企业是“鱼”,那么社会就是“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建设责任重大,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纷繁复杂,需要广大企业以其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相助一臂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就是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共治的重要一员。由此可见,企业就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企业该怎样参与社会治理?
如果说,企业需要参与社会治理,那么企业该如何参与?企业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不同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它有着鲜明的市场和经济定位,它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因此,它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也需要体现“特殊性”。但是,企业作为社会一员,作为“企业公民”,必然需要平衡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只主张自身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影响到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实际上却面临如何参与、在何种尺度与何种程度上参与的问题。从笔者结合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实践来看,提出一些思路和做法可供大家参考。
参与多元共治 满足社会期待
作为“企业公民”,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既体现在权利方面,也体现在责任方面。企业作为“社会人”,既来自于社会,也需要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一方面,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和活动无一例外也会对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既然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那么企业就有增进社会德性,担当社会道义,倡导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在要求。也即,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多元共治需要承担和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
首先,企业盈利是其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和保证。既然企业以盈利为目标,那么企业的最主要责任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合法合规的从事生产经营获得利润,满足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也只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其对社会承担道义和贡献力量,才能保证企业有能力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
其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体现在企业关注和保障员工利益。从微观来看,员工是企业的基石,很多优秀的员工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员工的利益满足关乎企业发展的前途。从宏观来看,这恰恰是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维护了社会健康运转,满足了社会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
第三,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最直接做法就是承担社区责任,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是“小社会”,也是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之一。对企业而言,就是对生产经营所在的社区负有一定的责任。承担社区责任一方面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等各种活动直接影响社区利益和社区环境;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社区发展的诸多事务也需要“企业巨人”的参与,有时候甚至需要借助企业的资源和影响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难题。
第四,企业参与社会治理除了需要关注身边“小社会”之外,还需要关心“大环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企业也需要有大视野,需要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尤其是需要关注当今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不可否认,有一些环境问题本身就与企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企业承担这一类的社会责任本就是“分内之事”。当然,也存在一些跟个别企业无关的社会、环境问题,但由于这些问题的形成过程漫长且成因复杂,解决起来也非一人之力和一夕之功,其结果却导致整个社会的利益受损。企业作为“社会人”自然也难逃影响,这就需要唤起全社会的力量加以关注和解决。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很多类似问题势必需要多方参与、多元共治,而这恰恰是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
总之,企业作为社会一员,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自身应尽之力。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企业对社会建设履行的某种责任和义务,从长远来看,也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形红利”,而这恰恰有利于形成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共享成果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系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