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正进入“读图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艺术相较传统的书法、绘画似乎更有“现代艺术范”;再看看信息技术的发展,3D打印已然来临。刚踏进艺术大门的年轻人疑惑了:今后机器可以直接打印模具了,老师干啥还死按着我们练习手工呢……
“互联网的出现,正让艺术教育面临更加复杂、棘手的难题。过去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连一些国内外艺术学院的“掌门人”也开始头痛不已。昨天,在出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国际艺术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时,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动情地提请艺术设计界的同行们警惕“技艺之手”在互联网时代正在经历的“异化”:人类从事传统艺术的那双智慧之手、灵巧之手,或正沦为“键盘之手”。
3D打印来了,如何守住艺术之魂
这可能是一批搞艺术设计教育的“学院派”的坚持——要吃艺术这口饭,先从练手开始。按照许江的说法,要通过“技艺之手”的学习,继而成为艺术的创造者。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制陶,传统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手工,而手工劳作本身传递的是生命的信息和人的自信。
在中国美院,校方今年为每位新生准备的定制“入学礼”用心良苦:两支毛笔加一本真草千字文。许江解释说,把握毛笔是成为东方艺术匠人的第一步。个中深意在于,握笔在手,用三只手指让毛笔保持垂直,无论如何使转撇捺,笔锋总要回到正中心——这个动作很简单,却包含了中国人的诸多古训。其次,无论是握铅笔、画笔,还是握刻刀,这些艺术手法都悄然向着人的内心传递灵通的感觉。
所谓“心手相连、得心应手”。《庄子》所述的“庖丁解牛”即是通过文字形象地展示了宰牛动作的优美和技术高超,而在许江看来,这种得心应手的艺技高境界也应该是艺术匠人的真正追求。
但可惜的是,追求“心手合一”的艺术教育之魂,在当代非但没有被良好保存,反而更受冲击。“艺术作品要么满足某种表面的繁华,要么去迎合贴着人体工学标签的技术化指标,如何用手工的劳作去满足心灵的需求——这一点恰恰在艺术教育中被漠视了。”让许江更感慨的是,在瞬即变迁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图像的兴起将人们本来用生命感受的视觉形象简化成为了一个纯粹视觉化的空间。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说,“那个曾经由人的眼、手、心而塑造所产生的视觉活动,现在变成了图像的拼贴和转挪”。无论是图像技术还是所谓的“3D打印”技术,都直接导致“艺术之手”的变异:一个个编码代替了心手相连的“肉身之感”。
更简单地说,曾经需要刻苦练习才练就的艺术匠人之手,在新时代或许会变异为“键盘之手”——只要用一根手指按下一个键盘上的按键就能生产“艺术品”了,艺术还能承载多少生命的信息?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院长王荣华看来,互联网技术为艺术教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多项、多途径的可能和通道,但艺术的核心是人文情怀。“在互联网+时代,艺术、设计院校要认真反思术、器、情、意、道之间的关系,否则我们失去的可能比以往还要多,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加沉重。”
和新时代“保持一定距离”
听闻中国的同仁在热烈讨论互联网时代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昨天与会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西蒙·米哈伊洛夫斯基坦率地说:“我们学院提供的艺术教育,离互联网还有一定距离。”
和新时代、新技术“保持一定距离”,有的艺术院校掌门人至今选择恪守传统。以绘画而言,米哈伊洛夫斯基也听说过一种流行的说法,绘画表达想象力,习画之人完全可以跳过对着石膏几何体临摹的枯燥训练,成为一个当代画家。
“不幸”的是,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直到今天为止,艺术专业的所有新生入门不仅要继续窝在摆满石膏雕塑的画室练习,除了画石膏模具,还要接受解剖学的教育。而且,老师经常要求低年级的艺术生在递交人物绘画作品时拿出两个版本:一份是人物原型绘画,一份是同一个人物的骨骼图。“解剖学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人,当你把人画好了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去画整个世界了,当我们在画世界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艺术”。
艺术教育必须作出变革
有人坚持艺术教学必须坚守“向古典致敬”的传统,但也有一些艺术设计界的先锋则苦苦思考并认定:作为学科教育的艺术和设计,必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出与时俱进的改良。
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校长克里斯坦·德比兹介绍,早在2000年左右,一些有远见的法国教育界人士就提出,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经济、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等“陈旧”的学科必须做出改良,未来的学习必须涵盖数码技术、3D打印、互联网等领域,也包括适应社交网络的新型交流空间,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语汇和新型文化等等。“就教育而言,强制的知识灌输模式必须被打破,学生和学校间的互动应得到加强”。
据悉,南锡艺术学院目前正在探索实施ATM项目,这所学校联手当地的一所工学院、一所商学院,尝试把Art(艺术)、Technique(技术)、Manage(管理)教育融合在一起。这个由三校联合实施创新融合、跨学科交叉的新型校园将会在2017年初步建成。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