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钰
今年上海中考语文卷阅读题中的“开放性答案”多了,这让阅卷老师对如何把握答案、公正给出评分产生了不少困惑。可是否要为此将增加思维含量、测试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活题”从语文考试中去除?这又将会对日常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影响?日前,由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中文自修》杂志社主办的第九届中考与语文教育研讨会举行,考试公平性和阅读开放性这对矛盾如何解,成为一线教师、阅卷者和命题者热议的焦点。
考题变“活”增加老师评分难度
研讨会对上海的中高考做学理性研究,邀请教师、教研员作为“教方”,命题专家、审题组、阅卷组作为“考方”,以及学术研究专家作为“研方”,并邀请外省市专家用“第三只眼睛”看上海的语文试卷。
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教授发布了一份《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评析综合报告》,这份报告由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专家共同完成。报告显示,今年中考语文卷阅读题中,答案呈开放性的数量较多,即答题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出回答:不同角度的答案,被视为是等值的;评分的主要指标是答案和问题的关联程度以及答案本身的逻辑合理程度。
这也让不少学生感到,今年上海中考语文卷阅读题更“活”了。七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周陶富说,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于背答案而不是思考。一旦碰到自由表达就出现困难。开放就是要增加思维的含量,多一些活一点的内容。
但中考卷中的一道文言文理解题,在师生之间引发了一些争议。争议主要在于,从阅读感受来说,标准答案提供的两个含义在文本中没有明确表示,根据个人的理解可以有多种答案。于是,有老师直言,这类题目的答案过度开放,即思维指向不集中,过于追求发散性,无法保证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有老师说,这样也导致阅卷老师对这道题的评判,感到标准难以确定,这就是命题过于追求发散造成的。
开放性试题究竟是考还是不考?
在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徐默凡看来,这类“切身联想”性阅读题,文本没有提供明显的理解线索,只是创造了一个可能世界,阅读者可以构建这个可能世界的逻辑,再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进行自由联想,最后获得目标意义。“学会这种理解方法对文学阅读来说尤为重要。”徐默凡说。
但事实上,在语文界一直有一种声音,学者们认为,标准答案对于阅读,特别是“切身联想”性阅读题的考核是“致命的伤害”——明明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可以读出不同况味的作品,凭什么说命题者的解读就是唯一正确的呢?历年来,中高考语文中出现的一些引发争议的试题,不少就是由多种解读可能和唯一标准答案间的矛盾引发的。
为了追求公平,避免争议,不考这类试题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不考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伤害更大。”徐默凡坚定地站在了“必考方”。他分析说,一方面这是测试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只有“指挥棒”重视了,教学和研究才会跟上去。若考试不考,教学中就不会教,学生就不会学,长此以往,语文就成了选拔学生的机械工具,文学的魅力消失殆尽。
如何使分数的公平和答案的开放达到平衡?
“切身联想性”阅读题一旦开放,就面临一个困境:即考试公平性和理解开放性,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在徐默凡看来,在目前的情势下,只有不断改进试题类型和命题技术,才能使分数的公平和答案的开放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
他建议,可以运用多项选择题的方法,把可能的答案制作成选项,再添加一些干扰项,请考生选择。在命题技术上,还可以根据选项的合理性程度,赋以不同的分数。此外,还可以将此类题目出成小作文,完全没有标准答案,只制定评分标准和等第——不仅要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还要考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出于阅卷成本的考虑,此类题目不可能铺展开来。
对此,多年负责苏州市中考命题的教授级高级教师傅嘉德建议,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学生多种回答的可能性,以保证阅卷的公正性和试题的效度、信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