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发生在跨年夜的拥挤踩踏事件,触动着所有上海市民的心。昨天,上海市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门将对该事件的反思放入其中。围绕城市公共安全这一话题,代表委员们两天来各抒己见,分别从完善法制、健全管理、强化责任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形成覆盖基层社区的城市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上海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应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管理需求的组织体系,填补大型群众性活动存在管理真空的现状。”在昨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市人大代表刘中民建议,通过立法来依法明确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指挥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上海市城市安全委员会,统一管理,对所有大型人群聚集的区域和时段,如地铁、节庆活动等进行科学评估,制定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要由市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在预案编制过程当中引入专家机制。”
刘中民认为,上海还应规划建设应对城市灾难和突发风险的备灾医院,并建立起包括城市空中救援在内的立体救援网络,“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城市安全应急救援培训体系,像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群众性的紧急救援培训人数可以达到全城的1/4甚至1/2。上海可借鉴这些经验,形成覆盖基层社区的城市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让市民掌握灾难来临时降低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让市民知道如何逃生及自救互救等。”
朝精细化方向发展,注重落实细节
长期在沪港两地工作的市政协委员屠海鸣,结合我国香港地区制定的《集会安全规范》,建议上海未来应在城市公共安全上朝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具体到每个环节、每个地方,“比如地铁、学校、商场等容易发生踩踏的区域,应该怎么管理,都要有具体办法。”
他还建议,特大型城市应该设立常态化的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有能力统筹涉及城市安全的各个区域和重要部门,并监督、保障安全措施的执行到位。
市政协委员黄发荣则提出,对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分类,按照安全程度进行分类管理是行而有效的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告知注意安全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设置人流单向行道,多设安全或紧急出口,尤其地铁交换站的交换通道。”
不少代表委员还建议,要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市政协委员朱建国和市人大代表钱翊梁都提出,“智慧城市”首先是安全城市,应尽快将“大数据”等建立在手机移动端的技术应用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危机提供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甚至提前预测的路径。
回应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代价。”作为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联合调查组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昨天对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他说,随着调查的不断展开,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越来越感到自责和内疚,“通过调查,领导干部中确实存在风险意识薄弱、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次踩踏事件从政府角度来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过程中,我们内心既有自责,也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屠光绍表示,此次事件的调查要做到三个字:实,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严,即问责要“严”;深,要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深刻总结教训,来深切回应社会对上海安全的关切。
他说,要痛定思痛,提升完善和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特别是要承担起政府该承担的职责;通过对这次事件的总结,在城市安全管理方面要做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强化”(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强化重点行业和重要设施的安全管理,强化源头管理,强化应急管理,强化安全基础),要按照法定职责,有针对性地、持之以恒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整个城市的安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而且一定要尽的职责。”
文汇报记者 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