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黯淡的男篮世界杯揭幕战,留着一脸大胡子的尤金·杰特虽是最大牌明星,却在自己的球队中显得格格不入。曾经,他只是美国无数天才后卫中的一员,如今却因为自己的乌克兰国籍和那个拼写有些滑稽的乌克兰新名字而名声大噪。血统上毫无渊源,只凭借在异国联赛短暂的工作经历就得以入籍,对于比赛地毕尔巴鄂信奉血统与民族纯正的巴斯克人而言,杰特与乌克兰人的关系多少令人有些不解与困惑,甚至被当地球迷称为“闹剧”。
然而,在巴斯克以外的地区,西班牙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在这个有着久远殖民历史的国度,民族间的流动与交融几乎构成了半部国家史,也为归化提供了宽容的舆论环境,3年前“刚果”内线伊巴卡的加盟就是证明。事实上,自归化行为进入体育界以来,关于其合理性的争议就从未停息。这不仅是不同民族理念间的博弈,还牵扯着太多现实问题。
仅就本届世界杯而言,乌克兰与杰特的这场“合作”算得上是双赢。乌克兰为杰特提供了原本遥不可及的为国出征的机会,后者则以率队首度进军世界大赛的佳绩相报。通过男篮世界杯的舞台,杰特不仅可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让徘徊于NBA边缘的他有了在球探们面前难得的曝光机会。而对于从未在欧洲突围的乌克兰队而言,归化杰特成了他们在短期内弥补实力差距的有效方式。这种基于供需关系形成的流通关系,正是不少支持者眼里归化行为的逻辑所在。然而,正因为归化的原理与职业联赛中的市场化机制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在实现球员与球队需求满足的同时,却也很可能形成催生“金元体育”的温床。
归化球员因何入籍?这个问题的答案难以一概而论。无论是需要展现自我的舞台,抑或是与该国家有着难以割舍的过往,都是让人信服的理由。不过,在“归化行为”这枚硬币的反面,同样不应被避讳的现状是--球员在入籍时往往会被许以经济或是政策上的优待,而这究竟对于球员做出改换门庭的决定起到了多少作用,却是无从考证的“谜”。讽刺的是,对于那些长期致力于归化球员的球队而言,“金元体育”反而成了延续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倘若无法形成有效监管,那些以国家身份出征的世界大赛或将迟早沦为以金钱论成败的“雇佣兵游戏”。也正因为此,在归化现象最为频繁的亚洲,亚篮联才会对外来球员的数量加以硬性的限制。
除此之外,这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在于归化对于本国体育发展的利弊。在支持者看来,高水平运动员加盟的意义不仅在于赛场上,更在乎日常训练的榜样作用。而在反对者看来,“外援”们的涌现无异于饮鸩止渴,以牺牲年轻人崛起的机会获取眼前的成功。事实上,这两种观点不过各自反应了招募外国球员入籍行为的一个侧面。对于身处竞技体育灰色地带的归化行为而言,或许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至于成功或是失败,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在归化外援与发展本国体育间的权衡和把握。
本报特派记者谢笑添
(本报毕尔巴鄂8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