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的车展数量有多少?这个问题在汽车业界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回答起来无非就是:“很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曾经做过统计,一年大大小小的车展加起来,恐怕得有上百场。
今天,我国西部地区最大车展——2014成都车展将开幕。本届车展规模达15万平方米,展出汽车品牌102个,为期10天的展会预计吸引观众将超过68万人次。但在各地车展密集冲击下,车企、媒体等却多多少少有了审美疲劳。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车展,需要什么样的车展呢?
网友吐槽汽车展销会
“上周是宁波车展,再前面一点是浦东车展;9月还有合肥车展、南京车展。”某汽车品牌公关吴小姐对最近的车展如数家珍。这仅仅是在东部大区最近的车展,还没有算上北方大区、西南大区等一批区域性车展。可以说,除了西藏自治区尚未见到明确的、具有规模性的车展以外,全国其他地区都和车展有过“亲密接触”。这些还没有算上单年的上海车展、双年的北京车展、每年末的广州车展和眼下的成都车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加之众多汽车巨头国内总部集中于这两地,因此,国际化程度和关注度最高。广州车展由于产业基础和改装文化发达,特别是日系汽车产业实力雄厚,也被视为年底车市风向标。而区域性车展,虽然大多打着“国际”旗号,却往往有不少经销商在其中滥竽充数。
比如,不久前举行的某国际车展,前期做了大量广告,但观众去了之后却大呼上当。绝大多数品牌只来了经销商,展示一批早已上市的车型,打出特价促销的招牌。网友卢小姐告诉记者,宝马展台,X4看过了;雪佛兰展台,传说中的新科鲁兹没见着;奥迪展台车倒是不少,但没一辆是新车……而更夸张的是,她兴冲冲跑到豪车馆,却发现宾利法拉利的对面,是吉利的展台。她吐槽说,干脆改名叫汽车展销会吧。
成都车展找准了定位
因此,已经举办了多年的成都车展,显然希望与这些汽车展销会划清界限。
主办方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公司负责人特地向记者强调了一个数字,即厂商直接参与比例高达98%。几乎所有的参展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批重磅新车将在车展期间首发或上市,最新概念车与新能源车也将逐一亮相。
比如,上海大众NMC量产版车型将在成都车展上首发,并将公布新车中文名,随后将于明年1月上市。虽然目前销量排名第一,但上海大众在A+级车型市场中缺乏一款实力型产品。定位在朗逸与帕萨特之间的NMC量产版,有望在新的细分市场帮助上海大众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期上市的别克昂科威,则将填补别克品牌在中型SUV市场的产品空白,还将携手昂科拉和昂科雷,完善其在SUV市场的全产品布局。
而成都车展之所以能在一大波区域车展中胜出,还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近年来,随着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限购政策以及市场饱和,各大汽车厂家发现挖掘二三线市场潜力成为最有效的增长点。开放的消费文化和强劲的消费能力,使成都在西部车市首屈一指,对市场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这里,无论是低端的经济型小车、中端紧凑型轿车,还是高档品牌轿车乃至豪华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群体。寄望于在西部市场淘金,成为不少车企谋求出路的方向。
车展不怕多怕没个性
当然,在现阶段,“多”与“乱”已成为中国车展无法回避的特征,但其中并非没有回旋改进的余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在美国,由于其国土面积广大,再加上汽车生产规模消费规模都很庞大,除了有底特律举办的北美国际车展以外,还有纽约车展、洛杉矶车展等区域性车展,为的就是解决区域性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
因此,中国层出不穷的区域车展,或多或少满足了一些地方性的汽车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一定合理性。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车展大多只追求举办时的规模庞大和收效是否明显,并没有做出自己的地方特色,有些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只有将这些区域车展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吸引厂家的投资、经销商的广泛参与和消费者的实际购买。
当然,业内人士也提醒,这种追求个性的表现方式并不是要一味追求博出位。例如有的消费者就认为去车展就是为了看车模,而且中小城市的车展在面积不大的一个地方集中了太多的人,往往会带来交通拥堵并且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这种做法只会扭曲车展自身的意义,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