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8月9日21点34分许,一外籍男子在乘坐地铁时突然头一歪,全身瘫软地靠在了邻座女乘客的肩上。女性乘客受到惊吓,立即起身离座,男子失去依靠后从座位上滑下去,仰面朝天躺倒在车厢地面。车厢其他乘客全部惊起,撤离至其他车厢……20日,上海地铁就此事件进行澄清,表示当天有热心乘客把这一突发情况及时通知了地铁工作人员。地铁方面同时提醒,遇到类似的突发事故,乘客应保持冷静、理性处置,盲目跟风可能诱发次生事故。
万幸的是没有“出大事”。但乘客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站在城市安全的高度考量,则必须引起我们重视。事实上,反应过度,惊慌失措,盲目跟风,反而容易引发人员踩踏,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所以,遇到突发,保持冷静、理性处置,这同样也是对市民素质特别是应急能力的一种考验。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就此建议,遇到路人晕倒的状况,市民若懂急救常识可施以救助,不懂急救常识时则不要轻易移动患者,并及时拨打120求助。这对我们每一个市民,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与此同时,冷静下来对此进行一番深层次的自我反思,很有必要。比如扶与不扶的问题、乘客的从众心理、公共安全隐忧、如何对待周围陌生人,等等。一座城市的进步,不只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能力建设,更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价值判断。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齐发力。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这些彰显城市精神的正能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而应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中。
事后人们得知,当时就有热心乘客及时去站台通知工作人员,而从乘客晕倒到工作人员查看,中间仅仅间隔不到40秒;再比如,还有一名热心乘客伸出援手,把那位外籍乘客一路送回其住宿的酒店。可见,“老外跌倒乘客暴走”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就此判定“无人相助”未免草率。应该看到,在我们这个社会、这座城市,总有人面对危情援人以手,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行胜于言。我们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老外跌倒”事件的台前幕后,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让我们看到了亮点。让这亮点伴随城市的生活,闪烁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的城市就能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