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屡经大难而不断兴盛的民族。在20世纪,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业有三大历史伟人。首先是孙中山。他第一个喊出 “振兴中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史揭开了新篇章。第二个是毛泽东。他领导建立新中国,宣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始目标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三个就是邓小平。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高目标——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习近平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结果。邓小平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奠定了最直接的历史基础。
一、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难抉择。邓小平庄严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并将“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 路”。党的十三大将这条道路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实践成果。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引 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事业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高度概括。它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建 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但灵魂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他都是为了实现它而展开和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没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对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了赋予它以科学称谓外,至少还有三大特殊贡献。
(一)率先提出并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 首要转折。邓小平指出:“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 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第250页;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关于坚持改革开放,他多次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 被葬送。他强调改革既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正是在上述思想发展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作了科学概括。此后,邓小平一 直坚持认为这个基本路线不能改变。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以异常鲜明的态度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符合我国现阶段客观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唯一正确路线。
(二)为开启改革开放闸门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披荆斩棘的三大决策。第一,发动和领 导破除“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不仅是最早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而且在报刊发表打响第一枪的文章后,是他接连发表重要讲 话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展开,否定“两个凡是”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次大讨论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汹涌澎湃大潮的闸门,为当代中国进入建设社 会主义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支持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还在包产到户等被视为“异端”时, 邓小平就支持这样的“异端”。在中央肯定包产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要长期坚持不变。并且坚 持把农村改革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他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神州大地在改革浴火中获得新生。第三,倡导兴 办经济特区,推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他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他倡导深圳等地兴办经济特区,并推动海南全岛辟为经济特区、上海浦东辟为 开发区。1992年“南方谈话”后,新一轮开放浪潮以迅猛之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推进,形成全方位格局。
(三)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 坚持下去,规划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思想是逐步明确的。邓小平强 调,一切都要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2006年10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这个目标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邓小平不仅规划了实现这个目 标的总体要求,而且对其八字内涵多有具体论述,或促进了其思想的形成,为实现八字目标作了巨大努力。关于“富强”,邓小平首先为社会主义正名,指出:社会 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当然是人民共同富裕。“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 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这个正名,使“富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关于“民主”,他指出: “民主是我们的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 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259页)。关于“文明”,他多次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八字目标里,“富强”主 要表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诉求,“文明”则主要指精神文明建设。“和谐”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尽管与邓小平没有直接关系,但“和谐”理论形成却离不开邓小平。 从总的方面言,他领导的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正是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提了出来。
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个善于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第二次伟大革命,取得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本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四大将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概括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其明确为“邓小平理论”。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创新 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对这个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它说明三大创新理论,既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前后相连、彼 此接力的统一体;并且是对第一次伟大革命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就邓小平理论言,它首先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而创立的,同时又奠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
(一)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继承和创造性发展。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 用毛泽东思想,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 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怎样解读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即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点是什么?就宏观 言,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思路的连续性。在根本思路上,都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倡导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二是理论性格的连续性。尽管两者间有相异一面,但就相同面言,两者都强调中国特色,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追求创新发展。三是理论内容的连 续性。从理论渊源上讲,邓小平理论许多思想观点来自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1992“南方谈话”带有整体标志性。 这篇谈话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大成,比较全面论述了他长期思索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以异常尖锐、鲜明、 透彻和凝重的语言发表了不少“惊世骇俗”观点。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关于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关于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 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等等。在20多年前这些观点发表之际,震惊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国。它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 发展,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 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 样,邓小平理论从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出发,最后达到同毛泽东思想具有同样理论高度、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伟大科学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头一个创新理论,肩负有承前启后、继往 开来的历史责任。说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是因为:第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缘起言,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原本是同一个理论。在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法同时并用。十五大提升对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后,强调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等领域,涵盖从经济到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说明两者是同质的。从十六大始,新的 理论提升为指导思想后,情况才有变化。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成为其本源理论,因而成为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 石。第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均为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说明,三个创新理论是在历史发展 不同阶段,根据实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所侧重,因而形成的理论形态。它们既一以贯之、承前继往,又与时俱进、启后开来。这种原创性理论与传承性理论关 系,也说明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第三,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未来增量言,新增添的创新理论也将是对邓小平理论等 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它的各个创新理论,都是对被历史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 科学总结,未来的创新理论将继续沿着这个正确方向发展。既然如此,邓小平理论就将是未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
(三)邓 小平理论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这么说是因为邓小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不会改变。这个思想贯穿他的 著作始终。例如,1984年10月他说:我们要向世界说明,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因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不但我 们这一代不能变,下一代,下几代,都不能变,变不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1986年9月他指出:“我相信人民 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174页)1989年10月他还说:“谁也不能阻挡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下去”,“不管我在不在,不管我是否还担任职 务,十年来由我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绝对不会改变。我相信我的同事们会这样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 页)1992年初他还讲: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 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页)。邓小平的这种论述有很多。仅此,足以说明他的思想 的一贯性和坚定性。这些实际上是昭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交代,属于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如果没有邓 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作出的光辉业绩、 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邓小平理论是中国 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只要这个指导思想不变,邓小平理论不仅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而且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也就 不会改变。
三、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概念,是胡锦涛2011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的。邓小平在世时虽然没有提出这个概念,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思想。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原生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第二,邓小平始终坚持、捍卫和发展,以及要求不断改 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第三,如果不拘泥于文字,而从实质上讲,应当承认邓小平已提出这个概 念。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概念,可以视为它的简化,并且首先是对邓小平相关思想的概括。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思 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义,首先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邓小平对此有许多论述。他 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要一条。“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 根本上提供了保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第202页)。二是强调中国不搞社会主义没有前途。他说:历史告诉我 们,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73页)三是强调中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否则,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就没有希望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第218页)。因此,他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发展中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二)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本文着重阐释邓小平关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若干重要思想。对于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由于内容繁多,不作评介。
1、关于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邓小平充分肯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个好的制度。他说:这符合中国实际,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 度”,“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第220页)。他坚决反对将西方国家 的三权分立等强加给中国。他对美国友人说:“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所以不能从你们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当然,他也强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需要改革。他指出:我们这个 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民主和法制。解放以后,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改革就是要使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加完 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这包括“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制定一 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第359页)。
2、关于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邓小平对这三个基本政治制度有不少论述。
首先,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实行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新时期,邓小平无论在领导政协工作期间,还是 不担任政协领导后,都非常重视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对这个制度称谓就讲的较早。1987年他说:我们“有好多个民主党 派,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他对作为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形式的统一战线的性质、对象和范围作了新的规定,既包括大陆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也包括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他强调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一切爱国的党外朋友们的合作,共同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奋斗。
其次,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十分强调,“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他对于西藏的发展特别关注,说: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 平等”,“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项目,而且要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257页、第246页)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族政策,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自提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加大了对口支援力度。全国支援西藏,不少省市支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这些地区有了跨 越式进步,有的地区发展水平提前了20年。
再次,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党的十二大始,历次党代会都对发展基层民主提出要求,使广大群众进 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努力健全和完善起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强调“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 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一 个重要内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第252页)。我国从1980年代就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 员会组织法》、《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企业法》等。这对于培养广大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邓 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讲过:“我们的法律是太少了,成百个法律总要有的,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 189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法律体系。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在“南方谈话”中还强调用法制来保护和促进经 济发展。此后,立法工作加快进度。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个法律体系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邓小 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始倡导者和推动者。
4、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邓 小平是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首创者。1980年代中期,他就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 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 页)特别是他从1979年到1992年“南方谈话”,一直在思索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市场由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乃至决定性作用,势必导致经济成分多 元化,出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根据“南方谈话”精神,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公有制作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 础。
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变的,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我们只要坚持和发展这个制度,邓小平的相关思想就必定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
四、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1981年2月,邓小平为英国出版《邓小平文集》英文版作序,讲了一段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话。他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 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经历过各种深重的苦难和进行过付出巨大代价的斗争。现在, 我们正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以新的形象自立于世界先进行列。这段满怀深情的话, 可视为对中华民族未来复兴的期盼。
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邓小平16岁就同其他爱国青年一起,旅欧 勤工俭学,探寻救国复兴的真理之光。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将自己一生献给了拯救国家和人民的中国革命事业,成为以复兴中华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从大革命 时期起,他就一直奋斗在救国救民第一线,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不久,他作为毛泽东为核心中央领 导集体重要成员,已在规划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是党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贯穿在他规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每个步骤之中,同时还专门描绘了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他规划的发展宏伟愿景,几经调整变化,愈益符合实际,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 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一)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目标。邓小平对民族复兴发展战略的思考,最初承续毛泽东的战略构 想。1977年他复出工作后,频频外出访问,亲眼目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有了清醒认识,对我国在20世纪末实现的现代化发 展目标作了重新考虑。1979年10月,他说:关于四个现代化,“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文 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随后,他会见外宾说: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 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1984年3月,他说:“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 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对于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由实现走在世界前列的“四个现代化”,到只达到四个现代化最低目标的“小康社 会”,这是一个大调整。它既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状况,更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二)邓小平“两步走”的最初设想,是 到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在调整20世纪末奋斗目标时,也在思考21世纪的奋斗目标。十二大前夕,他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 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 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这里讲的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21世纪去实现 的宏伟战略。他解释这个目标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 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 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109页,第143页)
(三)邓小平对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定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这也反映在他不断调整的战略目标上。上面讲的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都是在1987年3月前。此后,他降低了这 个目标,指出:我们“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为什么有 这样的变化呢?这与当时正在准备的十三大报告有关。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根据。对国情的重新思考,使他对未来发展战略目标不能不作调整。十 三大概括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 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此后,这个“三步走”发展的总体战略基 本定型。这个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图。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细化了这个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分为总 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明确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提出我们党担 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五位一 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从世界发展的大势大局出发,习近平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 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努力。
邓小平规划的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文/石仲泉(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