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昨天,在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六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专家提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未必体量巨大,而是具有更强的产业辐射能量,因此上海应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关注科技小企业的创新培育上。在发展“四新”经济的同时,上海应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制造”突围冲出一条新路。
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未必大
要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拥有的是什么?有几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强大技术辐射与汇聚能力的科技企业,是必不可少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罗守贵将其称之为“高能企业”,“这样的企业规模未必大,但在特定产业链中,却具有引领地位。”他举英国ARM公司为例,这家企业员工人数不过1700多人,全球却有90%以上的手机芯片构架设计出自该公司,这意味着全球每生产100个手机芯片,它就能从至少90个芯片中获利,如今它还在向机顶盒、电脑芯片等领域扩张,对全球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形成挑战。
上海需要培育的正是这样的科技小企业。“世界80%以上的创新来自小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丁文江说,上海经济在传统上一直以国企、外企等大企业为核心,在民间,企业家精神不足,如何鼓励更多小企业敢于为创新冒险、试错,这是上海市政府值得深思的问题。
尽管来自互联网行业,1号店首席技术官韩军非常推崇德国的小企业:中国企业往往求大,但德国企业却求小,一些家族企业长期专注在某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动辄占有全球40%-50%的市场份额。小企业犹如经济体的造血细胞,它们应承担向更高级组织输送创新血液的主要功能。
上海制造业底蕴深厚
发展“四新”经济,上海的特质在哪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刘文波提出,特质就是上海底蕴深厚的制造业。
大飞机为何落户上海?机器人产业为何要在上海发展?因为上海的产业工人素质高。“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有欧美日高技术壁垒,后有东南亚低成本追赶’的窘迫局面。”刘文波认为,落在上海肩膀上的担子,就是为10年后的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冲出一条突围之路。
德国工业的崛起之路,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100年前,“德国制造”在欧洲还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德国政府从50多年前开始集中力量,从技术研发突破,专注于精细制造,彻底扭转了“德国制造”的名声。
如今,德国正在推工业4.0,向智能制造转型。赛迪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会峰认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工业生产过程变得更灵活而坚强,产业发展也从“维持渐进式创新”向“破坏式创新”转变,新技术、产业模式的出现,往往颠覆已有产业形态。刘文波认为,如果上海以此为契机,或有望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为中国数亿产业工人的未来寻找到出路。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