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侃
作为一个演员的邓超,是令人赞赏的。他在《分手大师》中完全颠覆了以往帅气型男的银幕形象,极尽“逗比”之能事,从毛里求斯的黑人“国王”,到婀娜多姿的舞娘,从深情款款的白马王子,到残酷无情的负心汉,他变换了数十种身份,在各种角色中游刃有余,令观众捧腹不已。
作为一个明星的邓超,是令人羡慕的。圈内的人脉让他能请来各路明星客串,金星、申雪、赵宏博等诸多鲜见于银幕的明星轮番登场,并且还都实名演出,拿自己开涮,为电影平添了几分票房号召力。
作为一个文化商人的邓超,是令人钦佩的。他投资“曲高和寡”的小剧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又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出电影版《分手大师》,尽管与好莱坞巨片《变形金刚4》短兵相接,但上映至今也取得了破4亿元的票房。他还不失时机地推出售票演出“《分手大师》逗比大爬梯”,尽显经营眼光。
但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的邓超,是令人失望的。
他没有从一个导演的角度去掌控、去克制表现欲爆棚的男主角——他自己。整部电影凌乱无章,故事的爱情主线被无厘头的喜剧表演冲淡得七零八落,令观众摸不清头脑。原本的定位是“史上最蠢却感人至深的爱情喜剧”,但结果却只让人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蠢”意,那些刻意穿插进的“感人”段落倒令人作呕。
《分手大师》失败最大的根源,在于用做舞台剧的思路在做电影。但遗憾的是,舞台剧和电影不同的艺术属性,决定了不管是在叙事还是在表演上,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体系,不能不加改造地挪用。
舞台剧表演是需要“放”的艺术,即使是小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离舞台也有十来米。如果演员动作幅度不够大,表演不够夸张,观众很可能看不清演员在做什么。因此,舞台剧演员总是有股张牙舞爪、挤眉弄眼的架势。但电影表演却是需要“收”的艺术,在摄像机的捕捉下,再加上灯光、音乐的配合,每一个纤细的动作和表情都可能显得意味深长,而过分夸张的表演却反而容易令人出戏。但在《分手大师》电影版中,邓超和“成功大师”等人舞台剧式的夸张演出,令他们深沉下来演感情戏的段落显得非常别扭,与整部电影的“爱情”主题格格不入。
更重要的是,不像巨大的银幕在黑暗的空间里能够让观众聚精会神,舞台的空间局限性决定了舞台剧尤其是后现代的舞台剧,其叙事的重点在于密集地抖包袱,用一个个有趣的段子和灵光显现的碎片化表演来吸引观众的持续注意力,而不太注重故事本身的推进和完整性。
但电影在长期实践中与观众形成的却是这样一种契约:一个跌宕起伏、逻辑完整的故事才能令观众沉醉其中,感情激荡。没有靠谱情节的支撑,再卖力的表演,再炫目的场景,也只会令观众感到一阵阵热闹后的空虚。而故事正是《分手大师》的死穴,它走的是舞台剧的套路,东拼西凑的笑料虽然能引来观众条件反射般的笑声,但却难以让他们形成对人物的感同身受。正像一位网友所说:“与其说《分手大师》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台邓超的个人变装秀表演、一部小品集锦。”
从徐峥的《泰囧》到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陈思成的《北京爱情故事》到邓超的《分手大师》,在近两三年的中国电影界,“演而优则导”的案例屡见不鲜,且大多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这种示范效应或许将使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明星导演,但这也是需要警惕的现象。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明星导演”现象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表现。笔者深以为然。明星的光环或可在短期内令他们执导的作品获得市场的青睐,但当越来越多自信心爆棚的明星们将拍电影视作无需修炼的游戏时,他们奉上的拙劣作品终将令观众望而却步。
(作者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专业博士研究生、影视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