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京沪两地的流行音乐节也告一段落。这两天,影后张曼玉的“摇滚处女秀”的议论刚刚偃旗息鼓,有关音乐节运作、产业生态的集体反思仍持续发酵。另一边,除已经固定成为品牌的“草莓”、“迷笛”音乐节外,不少地方城市结合旅游景点,也在“五一”密集期过后筹划着陆续推出音乐节。一时间,名目繁多的音乐节让人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业界人士因此担心,当音乐节这样的演出秀成为产业重心,却又缺失相应的商业模式,流行音乐节是否会透支音乐产业本身?
二三线城市演出市场尚不能撑起音乐节
每年这么多的音乐节,在商业上是否已经进入盈利状态呢?主办方摩登天空音乐公司总经理沈黎晖表示:“以草莓音乐节为例,京沪两地市场比较大,运作日趋成熟,目前已经盈利。但西安、武汉等地还处于音乐节发展初期,可以说是以京沪的收入支持其他地方的运营。”沈黎晖认为,作为一个小众音乐唱片公司,电视广播、传统榜单都没有足够的推广空间,所以音乐节成了最佳的推广平台。毕竟,不同于流行音乐有流水线的包装和商业化的运作,相对松散的小众音乐人群体,除了使用网络平台推广音乐外,参加音乐节“抱团取暖”或许是积累听众的最有效方式。
知名乐评人孙孟晋则指出,“现场是最能反映乐队水准的,年轻音乐人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检测市场反应,同时获得知名度和能力的提升”。上世纪80年代走红的歌手张蔷,有着2000万张的唱片销售纪录,如今再复出,她也感慨:现在的唱片行业已然不像当年那么繁荣,尽管网络平台提高了知名度和传播力,但在收入上贡献甚微。
产业需要“自给自足”的细分市场定位
音乐节市场的繁荣,让不少地方景区看到了商机,一些依托旅游景点的音乐节迅速跟风。如果把这个同样瞄准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产业与电影作类比,那么每年在二三线城市成长起来的音乐节就好像新增的银幕。一方面显现了年轻人强劲的文化消费力,一方面也对产业发展提出了考验。从乐队的“自娱自乐”到产业的“自给自足”,仅仅靠摇滚乐的理想与信念似乎不够。
那么,健康的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人、乐评人和策划者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走细分市场、形成城市特色的模式。而这也在成为近两年音乐节发展的主要趋势。“上海爵士音乐节”、“北京朋克音乐节”等都是按照音乐风格进行细分;而有的音乐节则从阵容上体现出自身定位,如丽江雪山音乐节侧重选择国内民谣音乐人。
孙孟晋认为,音乐节的发展不妨采取大型综合音乐节与风格细分音乐节并行的模式。他还建议各地音乐节参照“草莓”和“迷笛”音乐节的专业运作。比如,草莓音乐节在“生活馆”的概念上下功夫,迷笛音乐节则打造野外音乐节的概念。资深乐评人邱大立则表示,“成功的音乐节应成为城市的名片”。如何更好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做出有文化品质的音乐节,是值得跃跃欲试的音乐节操盘手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汇报见习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