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第二天,一则沙拉拉将提前辞职的消息,让风平浪静的世乒赛总算有了点存在感。
尽管随着日本“黄金周”的到来,代代木体育馆的上座率提升了不少,东道主和朝鲜队拉拉队的助威也称得上卖力,但由于缺乏新意,又无太多悬念可言,这项赛事已不可避免地令人产生“审美疲劳”。
强队还是老面孔
本次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再增两个成员协会,使得成员总数达到220个,与国际排联并列为最庞大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
数量一再增加,“质量”却停滞不前。除了一家独大的中国队,就连强队阵营也总是那么几张老面孔。如此强弱悬殊的局面,使得大部分比赛竞争激烈程度不足,魅力自然大打折扣。
其实,针对项目发展不均,国际乒联没少动脑筋,多年来不断通过改变规则限制中国队。而高举“第三次创业”大旗的国乒,也大度地以技术输出、选择性争冠等主动让步的方式,试图为整个项目带来一些推动力。然而现实却并未得到太大改观。国乒依然无可撼动,新兴势力不见崛起,甚至有一些曾经的强队也逐渐失去了参与热情。44岁仍在征战的比利时老将塞弗就坦言,至少在欧洲,乒乓球的整体热度已不如从前。
星味依旧不够浓
项目推广和发展,离不开有影响力的超级明星作为“招牌”。国际乒联显然清楚这一点,近年来也有意识地尝试着造星,但效果并不理想。
“像网球中费德勒那样的超级巨星,我们确实缺少且非常需要。”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坦言,相比一些职业化程度更高、影响力更广泛的项目,乒乓球在明星效应上的确差距不小。
造成乒乓球“星味”不足的原因,其实也与项目发展不均有关。作为超级明星,出众的实力和鲜明的个性,通常是两大必要条件。可是在世界乒坛,实力超群的中国球员,或是缺乏足够的个性,或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无法更好地彰显个性。而那些更愿意主动展现自身魅力的欧美球员,通常又难以拿出足够亮眼的成绩。
“目前看来,奥恰洛夫或许有希望向着超级明星发展。”对于这位26岁的德国选手,沙拉拉寄予厚望。但当年萨姆索诺夫也被世界乒坛一致看好,但造星终是失败了,奥恰洛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焦点总在赛场外
正因为比赛大多寡淡无味,开赛以来,关于世乒赛的热门话题、有趣画面,几乎全都来自比赛之外。
这其中,沙拉拉提前辞职理所当然抢了“头条”。可以预见,未来几天里,关于这位乒坛“掌门人”的辞职原因、未来去向以及整个世界乒坛的发展,都将成为世乒赛上热议的焦点。
而此前,日本“瓷娃娃”福原爱担任解说嘉宾,日本乒协购置仿真机器人模拟中国选手当陪练,球台上因转播需要装上摄像机,巴西球员向张继科约战足球,以及参赛选手的着装、年龄……似乎都较比赛本身更具吸引力。
当然,这种现象也为国际乒联和志在“第三次创业”的中国乒乓球队,提供了一种暂时打消“审美疲劳”的可能——既然整体发展格局一时难以改变,造星之路也面临种种局限,或许,从丰富比赛周边活动、强化项目市场包装等入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赛事及乒乓球运动的活力和影响力。
文汇报特派记者 谷苗(本报东京4月2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