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湖北碳交易市场启动;下月,重庆碳交易市场也将正式启动。至此,我国将形成7大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市场。但是,要扩大碳交易市场的版图,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还需要更多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在昨天复旦大学上海论坛中心主办的能源环境政策沙龙上,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专家就此发出呼吁。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企业必须为自己的排放支付成本。我国去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碳排放额度的交易来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据介绍,虽然从去年开始启动的中国碳交易市场至今还未满周岁,但相继开放的6大省市碳交易市场已逐步形成了中国的碳价格。目前6个试点地区的交易量大约是250万吨左右,交易额达到7000多万元人民币。
根据统计,目前广东和深圳是碳交易价格最高的地区,达到每吨60元到80元之间,与美国加州的碳交易市场价格相当。北京的碳交易市场价格为每吨50元左右。上海和天津的碳交易价格也在升高。
上海每周有新企业参与买卖
“一度最不被看好的湖北碳交易市场本月启动以来,活跃程度出乎所有人意料。”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郑爽教授称,从去年至今年,全国6大碳交易市场共交易250万吨碳排放,其中本月刚刚启动的湖北就占了交易量的70%,比其他试点地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总交易量还要多。
据参与制定湖北碳交易市场制度的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介绍,湖北省此次将纳入碳交易的138家企业的配额分配完后,预留了一部分进行拍卖,还允许企业和个人进入碳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第一笔就拍卖了政府预留配额中的200万吨,每吨20元,据悉,这个价格是根据节能减排的成本测算的结果。购买者基本上都是投资机构,没有一家湖北当地的排控企业。
上海今年以来的97个交易日,只有8个交易日无成交。碳排放的开盘价为每吨26元,最高上涨到46元,目前稳定在40元。每周都有新的企业参与配额买卖。
跨区域交易要冲破多重障碍
目前国内已经开市的各地碳交易市场在配额、标准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地碳交易价格大相径庭,给跨区域碳交易的实现带来多重障碍。而且基础数据的缺失,也使得碳交易市场的跨区域合作困难重重。
复旦大学教授吴力波举了个例子。按照上海碳交易市场的规定,对上海的工业企业一次性发放,允许存储,不允许预借。但湖北的碳市场规定,企业碳排放配额当年不交易就要清零。这两个市场之间如果要交易会很难进行。
按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做法,对同一行业的企业排放数据,必须有大量的积累和研究,进而确定企业是否减排并且提高了绩效。“毕竟建立碳市场的目的是促进减排和提高绩效,提高生产效率。”吴力波说。
交易需更多界别支持和参与
碳交易市场还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创新,如果措施恰当,能够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人虎认为,没有足够的制度创新,会降低碳市场的活跃程度。
唐人虎说,欧盟刚刚开出碳交易市场时,德国常常有人指责这给企业增加了很多成本,甚至会使企业不得不外迁,减少就业机会。但是当时德国有一个小型的砖厂,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2008年被纳入碳交易体系之后,一度被认为将失去竞争力。但是这家企业获得了大约价值200多万欧元的配额,它用配额去抵押融资进行了技术改造,反而提升了竞争力,对配额的需求也降低了。
“这意味着中间需要有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或者投资机构来起缓冲器或者蓄水池的作用,这些机构对市场的判断,能够把这个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分割,再为真正的买方去服务。”唐人虎说。但这在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并不容易做到,因为目前即便是在最活跃的湖北市场,一次性购买超过10万到20万吨量的机构都很少,这就意味着目前碳排放配额的流动性不够。
据悉,2011年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是650亿美元,现货比例是2%,期权是10%,期货是88%,而国内目前全是现货市场。“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还需要有更多的制度创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汇报记者 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