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地何以成为投资热土
——上海“自贸热”的冷思考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百日以来的情势,或许最贴切的就是个“火”字——仅在其揭牌后的头三个月(2013年第四季度),区内新增企业3600多家,新设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近750亿元人民币,户均注册资本超过2000万元。
没有优惠地价,也不给税收减免等特殊政策,新生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仅仅依靠制度创新所释放出的巨大红利,就点燃了千万中外投资者的创业热情;而百日之内3000余家企业的“用脚投票”,充分验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所蕴含的无穷生机活力,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案例。
不是“虚火”是“真旺”
一个季度新增3600多家企业是什么概念?统计数字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在2012年全年的新增企业数为788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新增的3600多家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新设立的企业,其中独立法人3500多家、分公司25家。而在此期间,迁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只有9户,迁出企业反而有19户,还有37户企业办理了注销手续,说明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增量,而非存量企业的迁移。
注册资本金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先照后证”、降低准入门槛……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新设企业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38%,并且没有一家注册资金3万元以下的企业。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说,上海自贸试验区点燃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积累多年的热情,激发了企业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活力,推动了区内区外政府职能转变,开局良好,取得了积极成效。
更重成效非成绩
要检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成效,更重要的还要看诸多改革举措能否发挥出预期效应,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从成立以来的实际效果看,由于自贸试验区鼓励贸易模式创新,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企业不仅可以统筹安排国际、国内业务,也可以综合离岸、转口、进出口、国内分销等多种贸易模式,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多项功能,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因此上海自贸试验区传统的贸易、物流等优势产业发展更为迅猛,新增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二属于这两大类。
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侧重点由传统的货物贸易转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总体方案明确了服务业扩大开放23项措施,带来服务类企业的激增。
而在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30条措施等利好消息的带动下,过去较少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向这里集聚,仅在去年12月就新增金融业企业66户,金融业相关的服务企业更是有数百家。
建设国际水准自贸区
在去年第四季度新增的3600多家企业中,外资占225家。尽管这一数字较之往年有了明显增长,但与内资相比仍然逊色不少。分析认为,由于外资决策投资的周期较长,因此显得进入的速度较慢,但随着改革政策相关细则的逐渐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必将迎来外资集中入驻的高峰。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自贸试验区分行副行长周乐一分析,预计今年自贸试验区在融资租赁、离岸贸易、总部经济、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货物融资等方面将有巨大机遇,而且这些机遇对于区内区外都是有积极作用的。“最初开设自贸试验区分行时有些兄弟行还有所顾虑,担心会形成‘虹吸效应’,但现在主动来对接自贸试验区的兄弟行越来越多,都认为这里带来更多的是‘溢出效应’,可以利用最新的改革政策为客户提供服务。”周乐一说。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说,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全面落实总体方案各项要求,不断深化完善和创新拓展改革试点任务,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监管制度、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更大突破,建设国际水准的自贸试验区,提高国际竞争力,再创我国改革开放新优势。
新华社记者 季明
(据新华社上海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