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分享会现场
2017年,电视剧《使女的故事》风靡全球,横扫艾美奖、金球奖和被誉为奥斯卡风向标的评论家选择奖,随着剧集的热播,同名原著小说的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终于成功“出圈”,开始名满天下。2019年,小说《使女的故事》已经出版了30多年,而电视剧也播出了第三季,就在无数观众翘首以待第四季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推出了《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
《证言》一经发布就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大量关注,并创下了多项新书销售记录。在实体书尚未正式出版的情况下,《证言》就入围了2019年的布克奖,最终,阿特伍德与英国小说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分享了这一奖项,成为第四位二度获奖的作家。作为加拿大文学过去几十年的代言人,阿特伍德几乎囊括了除诺贝尔文学奖以外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
▲阿特伍德(左)与英国小说家伯纳德·埃瓦里斯托分享了2019年布克奖
而《证言》简体中文版近日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前,翻译家袁筱一、作家毛尖、文学教授罗岗、本书译者于是在上海书展朵云书院旗舰店分会场和读者分享了对这部新作的读后感。
于是回顾了自己翻译这本书的缘起。她介绍说,《使女的故事》是阿特伍德在1984年写的,1985年出版,虽然当时有拿到布克奖的提名,但是最终没有获奖。1990年的时候,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但知道的人很少,一直到2017年,《使女的故事》被翻拍成了美剧,一下子成为点击量最高的一个新剧。电视剧热播之后,数以亿计的观众和读者都开始关注《使女的故事》这本原著,并探究阿特伍德的创作初衷。很多人问阿特伍德,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基列共和国到底是怎么运作的等等,问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这催生了阿特伍德写续作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成书是很快的。于是认为,阿特伍德获得2019年布克奖打破了三个记录:”第一个是在布克奖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一本书还没有出版就已经入围了布克奖。第二个是阿特伍德成为了布克奖历史上迄今为止获奖年龄最高的一位作家,因为去年阿特伍德已经80岁了,《证言》是她在79岁的时候写的。第三个就是阿特伍德自己本身创作史上破了一个记录,因为这是她第二次拿到布克奖,所以可以说是第三个记录。“
看过《使女的故事》的读者都知道,小说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30多年来,读者们始终在追问关于基列国的诸多问题,以及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对此,阿特伍德表示:“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证言》将时间设置在前作结局15年后,通过三个不同的女性角色的经历和视角,拨开前作留下的重重迷雾,讲述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真相。《证言》在英国做全球首发的时候,场面非常火爆,据说这种火爆的新书发布场面在哈利·波特之后就没有过。
▲《证言》全球首发现场
毛尖认为阿特伍德是当代最应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她之前一直秉持这样一个观点:一流小说是很难改编成剧的,三流甚至四流的小说更适合改编成剧。但她觉得在改编阿特伍德这样一流作家的作品上,电视剧《使女的故事》无疑是成功的,特别是第一季。毛尖分析了《使女的故事》翻红的原因:它的成功是因为时间点到了,1985年出版的时候,小说没有太大的影响,电影翻拍得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到了2017年,各种因素让女德、女权等话题上了热搜,《使女的故事》跟着出来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关注点。毛尖也直言对这个剧的第二、第三季有点失望,特别是第三季,虽然整体水平还在那里,但没有小说依托以后就有点往下走。然而,随着《证言》的出版,她又马上对第四季充满了期待:“这个小说我在看的时候觉得太适合拍成剧了,尤其是到最后的时候,好像整个已经为电视剧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剧情准备,我觉得第四季应该会特别好看。”
罗岗认为,电视剧的改编,对于阿特伍德来讲,是重新照亮了这部沉寂了很多年的作品的价值。阿特伍德是一个很有穿透力的作家,如果《使女的故事》是2019年出来的,大家可能不会觉得很惊讶,因为里面的问题都摊在外面了,但是1985年的时候出了这本书就证明了阿特伍德的预见性,因为她当时40岁都不到。所以罗岗觉得,《使女的故事》和《证言》,应该重新作为一套来看才能看清楚,“不能光看一个《证言》,因为光看《证言》很多问题讲不清楚,你甚至都不会了解为什么她会这样写。”
《使女的故事》《证言》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袁筱一指出,阿特伍德碰到的所有问题都是真实的,即使是在1980年代写《使女的故事》,那个时候问题还没有这么尖锐,但她的想象还是很真实的,她在小说里所呈现的所有问题,包括生育的问题,包括人类无论进入哪一种体制,都有阶级的问题,在《证言》里面也是这样,没有哪一个社会哪一个体制或者哪一种制度真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使女的故事》第四季仍在拍摄中,据悉《证言》也将被改编为电视剧集,两者间的延续性,以及小说和影剧的联动效应,预计会持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话题。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