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治军并举”的傅将军
傅作义1895年6月出生在山西临猗县(时称荣和县)个名叫安昌村的偏僻小村。由于家乡就在黄河边上,傅作义年少时目睹了黄河水患给沿岸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
1939年,身为国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奉命率部进军绥西后套。这一地区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虽然土地肥沃,但地广人稀。当傅作义率领10万大军进驻后,后勤保障成为一大难题。为此,傅作义提出“治水与治军并举”的思路,开展了“大兴水利,大办屯垦”的生产自救运动。他专门成立了水利指挥部,指挥部队与当地群众一道兴修水利。从1939年至1945年春,在后套地区修复、新修干渠超过40条,其中大渠近1500公里,小渠超过3000公里。有的大水渠可以养鱼甚至航运,在一这地区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渠道网络。
然而,傅作义并不满足于此,他的想法是对水患不断的黄河进行大规模修复。遗憾的是,不久内战爆发,治黄计划被迫搁置下来。
“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
1949年3月,北平和平解放两个月后,毛泽东专门征求傅作义建国后的工作打算,傅明确表示希望从事水利工作。10月1日开国大典后,党中央一度拟安排傅作义和程潜、张治中、龙云等起义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一道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但毛泽东说:“对傅作义这样安排还不够,因为傅作义的功劳比这些人要大。如果傅作义决定死守北平城,我们今天就不能有这个北平城了,也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开会了。傅作义立了大功,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当中央再一次征求傅作义本人意愿时,傅仍表示有兴趣到水利部工作,愿在后半生投身于水利建设事业,为国家做点实际事情。就这样,傅作义当了水利部长 (后改称水利电力部部长)。这一年,他54岁。
傅作义谦虚谨慎,注重调查研究。曾长期在水利部门工作的钱正英说:“傅作义每年总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出差在外,下黄河,溯长江,到各地检查督促,调查研究。”在外出视察时,傅作义总是轻车简从,从不讲究排场,更不喜欢前呼后拥。
1951年,他和李葆华一起视察淮河,在去往洪泽湖一个叫蒋坝工地的途中,有约30里路程汽车无法通行,他坚持和大家一道徒步前行,只雇了3头毛驴来驮行李。在建设黄河三门峡水电站时,年近六旬的傅作义执意从黄河下游山东一直上溯视察到陕西潼关。到陕县时中午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但他仍然坚持按计划开展视察工作,夜晚就露宿在黄河的沙滩上。
1957年4月,傅作义到山西视察水利工作,途中因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周恩来获知这一情况,立即派专家从北京飞往太原进行抢救,傅才得以转危为安。
1963年8月初,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海河流域地区普降暴雨,时间长达10天,酿成了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天津市和津浦铁路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傅作义正卧病在床,获悉灾情后,他不顾个人安危,率水利部有关人员深入抗洪第一线。最终,经军民奋力抗险,战胜了洪魔,化险为夷。
傅作义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个部连任部长最长的一位(23年),直到1972年10月因病恳辞获中央批准才离开岗位。但此后他还一直关心着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情况,1974年4月去世前10天,垂危中的他仍惦记着北方的旱情,问前来医院看望他的人:“北方地区下雨了吗?”
——摘选自《党史纵横》2013年02期
作者:王春龙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