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
万方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他的女儿万方出版了一本《你和我》,首次讲述了父亲和母亲的恋情故事。
曹禺24岁即发表处女作《雷雨》,30岁左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家创作力的奔涌喷发,也和他的感情经历有关。曹禺有过三次婚姻,万方是曹禺和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女儿,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觉得父母情感是隐私,尽管多次被询问,她从未谈起,直到她下决心,用最真实真诚的态度来写这本书:“我足足花了10年时间,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我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
《你和我》第一次收录了曹禺和方瑞之间的情书,以及曹禺给女儿的信。
《中国清代瓷器》
[英]索姆·詹宁斯著
崔倩
张淳淳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东方陶瓷研究专家索姆?詹宁斯的经典著作,在西方陶瓷学界和收藏界有重要的影响。作者主要着眼于中国清代景德镇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兼及德化窑、漳州窑等地方窑场。本书并未延续传统的以时间线索为中心的研究,而另辟蹊径地把视角集中在清代三位重要的督陶官——臧应选、年希尧、唐英身上,详细讨论了这一时期中国瓷器发展的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对于相关的美术史、陶瓷史以及收藏领域有较大帮助,也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其研究思路新颖独特,至今仍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启示。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
姜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大历史视野考察汉武帝和他的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梳理叙写了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的雄才伟业,为辉煌的中华文明奠定了格局;同时通过诸多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不同史学家的多面视角塑造汉武帝立体客观的形象,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非虚构的艺术》
[美] 特雷西·基德尔 理查德·托德著
黄红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非虚构的艺术》记述了普利策奖作家与《大西洋月刊》资深编辑在近40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和作家,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
在坚持事实方面,作者毫不含糊。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如果事件发生在星期二,那么星期二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哪怕星期四会构成一个更有条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动时间。当然,这并不等于把事实和真相混为一谈。
作者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他们认为,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他们还认为,无论是故事、论证还是沉思,图书、随笔还是家书,每一样都要做到新颖而准确,能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人的存在。
《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源于实践的书,是多年来尝试写作三类散文的产物:写世界、写观念、写自己。换句话说,这是作者尝试写作和编辑各种叙事文、随笔和回忆录的产物。
《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美] 罗纳德·博格著
刘慧宁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美国知名德勒兹专家罗纳德·博格关于德勒兹的系列专著之一。全书分为音乐、绘画和艺术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章先是概述德勒兹与瓜塔里有关宇宙音乐的论述;接着重点分析了法国音乐家梅西安等人的作品, 以此阐释德勒兹有关解域叠歌的思想;最后从音乐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考察音乐和艺术的关系。第二部分转而探讨绘画艺术的问题和母题,指认德勒兹将绘画的问题建构为解域面孔-风景。作者重点阐释了面孔-风景这一概念,并以弗兰西斯·培根、塞尚、凡·高等著名画家的画作为例,指出画家的任务是打破面孔性的模式,脱离现行符号的控制,捕捉贯穿面孔、身体和风景的不可见的变形力量。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对德勒兹《什么是哲学?》一书中的艰涩段落进行了推测性的解读。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