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闲记》,朱小棣著,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年出版
文化是精神世界的光,照耀秉持者去往光明。身处文明碎片的时代,“一个对文化传承有极高使命感的文人能做什么?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把碎片恢复为整体,只能‘在过去的废墟里收集碎片残屑’。‘他只需像以前那样弯下腰从废墟里挑选他珍贵的碎片就行了’”。学者本雅明的这些话,对于书话家朱小棣先生来说,应该是最相契合了。继五本“闲”字书话随笔集之后,朱小棣近期又推出了《闲读闲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年版),继续“捡拾碎片”,“发掘历史”,“思考未来”。
诚如朱小棣在书中所言,“读书是一种相会”。作者在闲读中缘情际会,或偶遇邂逅,或引荐重逢,留下50篇书话,不仅关乎政治历史、散文诗歌,还有传记笔谈,甚至亦有畅销书大事记之类,远隔千万里,倏忽数十载,列陈面前,颔首会心,大义微言,杂陈五味,在读闲书的“读”和“解”中作“心灵对话”,在世事的“正”与“奇”中品味人间。真个是闲读无边界,偶记有初心。
书中诸多“偶遇”。很多书是在图书馆“偶遇”。在《童年》一书中,先生“偶遇”多位“童年的作家”,见到胡适自小的“先生”样子、沈从文小时“很野,善打架”的勇猛、梁漱溟“自小打从妹妹那里得来”的底气等等;在《盛成回忆录》中见识这位现在“被历史遗忘”但近百年前却“地地道道是墙外开花里外全都香”的“神人”轶事;在《五十年代的尘埃》里远观“虽几多风霜降世,恰仍鲜活生动,光环依旧”的“国际巨星”梅兰芳……回眸来看纷乱的世事,让人也常常慨叹,历史是不是更多“偶遇”?
书中亦多“重逢”。在《桨声灯影》里“重逢”南京的儿时与课堂记忆;在《杂忆与杂写》中,再读杨绛的洞察与透彻;在《燕南园往事》中沉静“抚摸历史的烟云,痛心回望祖国的苦难,庆幸今朝来之不易,欣慰于华夏的复兴”;在《寻找上海》里重逢王安忆,在几分熟悉中寻觅上海的精彩……凡此种种,有的慰藉于朦胧的记忆,有的印合于旧有的推断,有的重温之前的观感。
书中还有“闲情”。在《品园》中耐心、深入品味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神韵;在诗集《这就是爱》中面对现代爱情诗也看出了“一点情趣”。虽自谦“诗盲”,竟然有兴致抄录多首,日后还被激发而作成现代小诗一首。他尤为推崇刘半农的诗论:同一首诗,你去问两个名家,一个可能说极好,一个可能说极坏。
书中更多厚重。读《鲁迅回忆录》,朱小棣面对这“久经风霜的历史”,愣是看出有多件“各色花衣”。在一篇盛成的回忆录中,竟钩沉出“‘九一八’”这一天张学良正坐在他隔壁的包厢里看戏,不许人打扰。结果送电报的只好把前方告急电文送到他的包厢里来,散场后他才交给张学良”这样一个历史细节,其令人瞠目,有过于此乎?所谓“国家大事”“民族危亡”,在旧时主政者那里,竟比不上“看戏”来得重要。在《儒学分朝野,辅周有成无》一文中,抄录周辅成先生所言,“21世纪的伦理学,首先不是要把仁或爱(或利他、自我牺牲等)讲清楚,而是要先把公正或义(或正义、公道等)讲清楚”,“爱而不公正比没有爱更可怕、可恨”,并赞同说,“这真是一语中的,振聋发聩,三言两语就把满大街的心灵鸡汤化解于无形,让那些满口儒学的精神骗子们丢盔卸甲,一地鸡毛。”论及文化,还抄录周辅成在抗战时期的论述“我们今天该提起精神来,清楚地认识文化,并不只是指几箱古物,几本破书,几个团团圆圆的所谓学者之流,文化该是这一民族所有为其理想而努力之活动力。”这又是何其深刻、何其鼓舞于人!在今天我们强调和坚持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亦是极富于启示。朱先生的抄书,总是这样抄在点子上,抄得风生水起,抄得画龙点睛。
既然是书话,朱小棣更是常常借题发挥大谈己见,很多洞见都富有启迪:例如在文体日渐淡化、边界越来越模糊的语境下,谈及小说和散文的区分,“作为读者,我们对小说和散文的期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读小说就是为了读进去,期望作者能够把我们暂时拉进那个虚构的世界里,去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读散文,则是想要把作者拉出来,期望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作者,亲口讲述其故事,而且还常常希望自己能喜欢这个人。一旦感到不喜欢这个人,往往连书也都读不下去。而即使原本认为作者是个坏蛋,读着读着,也许就不那么恨了,或者说是开始比较了解这个人,多了一份理解,甚至同情”。
朱先生求学、留居海外,毕业于MIT,后又到哈佛大学工作多年,再入国际机构任职高管,竟然还能有暇出入梨园,剪辑东西,双语写作,不仅英文自传《红屋三十年》荣获美国图书馆专业权威杂志《选择》1998年度“杰出学术图书”称号,英文小说《狄仁杰故事集》的法文版又能入围法国权威杂志《历史》评选的“历史侦探小说奖”并荣获排名第四,发表在国内外报刊上的几百篇书话随笔又都先后成集,陆续出版了“闲”字系列品牌的《闲书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地老天荒读书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闲读近乎勇》(金城出版社2012年出版)、《等闲识得书几卷》(知识出版社2014年出版)、《域外闲读》(知识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闲读闲记》,简直让人惊叹。当然,这次阅读,却也读到了其成就背后的一些辛苦和坚韧。朱小棣记叙他阅读三毛时对于其夫的失业境况因同情、同感而生发“胃痛”的感触,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朱先生MIT毕业后“求职半年未果的辛酸”。再读他序言后补白的习作小诗,更是对世界和生活多了一层所谓“理想真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体味。
朱先生自称不懂诗,却对诗歌欣赏颇多妙论。在论及俞平伯先生的一生时,曾经引证过平伯先生的一首旧诗:
我在楼上写诗,
写完了,不是我底了;
读了一遍,三四遍后,
我也不见了。
朱先生点评说,这首小诗,虽然带有白话诗开启年代的稚嫩,今日读来也不比当代诗歌里的朦胧诗“稍逊风骚”。同理,朱先生在《闲读闲记》自序里附上他那唯一的诗作“诗和远方”,也不光只是带有习诗的稚嫩,而是饱含了大半辈子阅世与辛劳的风霜。
《诗和远方》
诗不在远方
在心里
心里无诗
哪还会有远方
远方的诗
可以入心
入心的诗
方能走远
生活里若是
没有苟且
又哪能算得上
完整的生活
作者:善 峰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张 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