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唐小兵 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书评,顾名思义是对一本书的评介,本无定法,既有性情中人的兴致,亦有考镜源流的严谨,读来是味如嚼蜡的鸡肋,还是有滋有味的美食,有赖书评人的态度与技法。萧乾先生说,“书评家应是一个聪明的怀疑者,好的书评要用极简练的文字表现出最多的智慧”。这无疑对书评人提出了足够高的要求,也可见成就一篇优质书评,着实不易。
并非所有书皆可评,理论上可以做到,但毕竟生有涯而知无涯,每年的新书品种众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书评人所做之事,当是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推荐优选之书,为读者做导引,不致迷失于茫茫书海之中,况且好的书评人多半学有所长,有自己长期关注的领域,天下学问何其多,认真的书评人只会取一瓢饮,绝不会泛泛而谈,而是言之有物,文有章法。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即是如此,这本“书评之书”,由历史学者唐小兵写就。他长期耕耘在近代中国的研究领域,积多年之力,合数十篇书评而成。学者出合集,不稀见,出书评合集,则少见,何以见得?原因有三,一来学者多愿出论文集,攒成集子出版,便成了专著,与业绩考核密切相关,二来书评不讨巧,表扬的文章,形同鸡肋,火力猛些的批评之作,怕得罪同行,不如少一事作罢。三是持续写就书评,确有难度,既需要作者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又得保持稳定的文章产出,如再有新意,则更是难事。为此,以书评见长的学人,便寥寥无几了。
虽然有这般的困难,但是对有志于学术,并愿意将阅读的经验付诸公共写作的学者来说,书评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形式。写书评是个不断积累、学习和输出的过程,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不熟知过去的经典与当下的前沿,学者很难在专业领域内有所突破,此外,写书评也是个沟通学界与公众的好形式,书籍一旦出版,便进入了流通领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涉及专业方面的书籍,总得需要有人来把把关,学者写书评,便有了这个“把关人”的角色,推荐优质的书籍,无疑让有心向学的人拿到了一张知识上的导航图,不致在摸索中兜兜转转。
唐小兵成为了这个“把关人”的角色,并试图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个人性与普遍性的写作中找到一个平衡,在书评写作上有所创见。对于这本书评集的定位,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其说这是一册可以让读者按图索骥了解近代中国历史著作的书评集,不如说是一个青年知识人在面对作为知识仓库的历史世界时竭尽所能的聆听与对话,其言定有可商榷之处,其情其感却是真切而严肃的”,由此可知,他写书评的初衷,先是“为己之学”,因有阅读上的思考,而写成文章,至于公共文化层面的影响,则顺其自然了,他更愿意将其视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如其所言,“每个风格独特的书评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沉默而深邃的梭罗式的瓦尔登湖”,个人性的阅读和写作,像是湖光水纹,映照着周遭的世界。
这趟书评之旅,历时十余年,所涵括的范围甚广,读来却无驳杂的零落和逻辑的松散,有赖作者清晰的问题意识。他在后记中点出了此书的两条主线,一是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与命运,二是城市文化相关历史著作的研读和分析。近代中国处社会大变革之际,新陈代谢之迅疾,前所未有。知识人身处这般变局,亦不能幸免。在传统士大夫偃旗息鼓之后,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人登上舞台,搅动天下舆论,开启蒙先声,而后又卷入翻腾不息的革命浪潮里,起伏不定。知识人所处的城市,也在变局中逐渐蜕变,中西文化在这里冲撞融合,激荡出新的活力。
两条主线将单一的书目篇章串联起来,组成可资参考的思想谱系,并从时间、空间、社会、人物等角度着眼,试图呈现出近代中国的多重面相。这种组合,需要评论者拨开层层迷雾,抛开陈说,不就书论书,时刻关注书中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入书评写作,从而使得书评与书评之间,自成一体,完成逻辑与学理上的自洽。这样一来,书评集便立得住,站得稳,真正成为了打开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把钥匙。
如果说写作技法的习得,来自作者对学术动态的长期关注,以及多年来坚持书评写作的努力,那么书中所呈现的对人性的思考,则在更大程度上透露出一位历史学者的人文关怀。而这一点,是最为难得的。
学术为天下公器,理想的学人,如韦伯所言,应视其志业是一种“天职”,由内向外释放知识与智慧的活力,并努力将其学说,付诸公共领域。然而在日趋规整的现代学术体制下,许多学人于科学愈发专精,而在人文关怀上,则有些停滞不前,将其视为可有可无之事。其实不然,人文与科学相辅相成,学人若无充沛丰富的心灵,或可做一般学问,于心灵之学,尤其是文史哲这块,很难有所创见。人文关怀,并非有无之事,走进生命的学问,才可算作一流的学问。
唐小兵很注重历史中的人,如其所言,“希望借与他们在历史中相遇的机会重新汲取面对充满不确定感的时代的精神力量”。在年谱、书信、日记和回忆录里,他与那些卓然不群、独立不羁的知识人对话,如陈寅恪、吴宓、沈从文、殷海光、林毓生、王鼎钧等。在那个天旋地转的时代里,这些知识人用自己的品格,诠释了学问与人生的高贵,他也借这些知识人的力量,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精神坐标。
在哈佛访学的时候,他去拜访了身在纽约的知名作家王鼎钧先生,就治学困惑与人生问题向其一一求教,两代知识人的对话,不失温情与敬意,读来不仅可在知识上有所创获,也在人生问题上得取些智慧箴言。这种纯粹的精神交流,是如此难得,也从中看出了学人的真性情,这是数目字管理下的社会,所稀见珍贵的。这番性情,于无形中影响了唐小兵的书评写作,使其文章兼具感性与理性,哲思与温情并存,成为了具有生命力的书评写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严肃的阅读与写作,是比“慢”的学问,马虎不得。对读书人而言,文章是安身立命之本,古人尊崇知识,甚至会“敬惜字纸”,今人虽无需这般形式,若真心想治学读书,仍当认真对待书架上的神明,并努力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让书与人最大程度地实现精神上的连接。走进生命的书评写作,能够成为沟通书与人的桥梁,用知识的创见和人文的关怀,让此间的爱智者彼此感到温暖,若能实现这番的效果,书评写作便是在高格上行走了。
作者:俞诗逸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