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传记
《完美小说的作者:约翰·威廉斯与〈斯通纳〉及其写作人生》
The Man Who Wrote the Perfect Novel:John Williams,Stoner,and the Writing Life,
Charles J.Shield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8年11月版)
《斯通纳》于1965年首版后,仅仅销售了几千册,之后就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约翰·威廉斯笔下的中西部大学教授威廉·斯通纳的人生却成了读者心中坚忍与酸涩的代名词。《纽约时报》称它为“一部完美的小说”,诸多作家和评论人都对其交口称赞。《纽约客》则评论这部小说是“一幅伟大的肖像画,描绘了一个真正善良且全情投入于自我追求的人”。
知名传记作家查尔斯·J·谢尔兹在《完美小说的作者:约翰·威廉斯与〈斯通纳〉及其写作人生》这本书里追索了约翰·威廉斯一生的轨迹。读者将会发现,作者本人与小说的主角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叠。他们都出生在工人阶级的普通家庭,都是学术殿堂里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威廉斯本人也十分醉心于语言和诗歌的魅力,婚姻生活不尽如人意,之后又出轨他人。和斯通纳一样,威廉斯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终其一生也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认可。但另一方面,威廉斯的人生更肆意放纵,也更幸运——在数次失败的尝试后,他还是出版了三部小说。
谢尔兹生动地记叙了威廉斯的写作生涯,在《斯通纳》以外,他还写出了《屠夫十字镇》和《奥古斯图斯》等作品,后者为他赢得了1972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的写作灵感来源十分丰富,从通俗杂志到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和沃尔夫一样,他也曾投身戏剧创作,接着又发现了普鲁斯特,随之改变着自己的写作风格。他的写作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并不总能获得评论界的青睐。他的出版商认为《斯通纳》“不够流行”,缺乏情感的起伏,过于克制,他的小说永远不会畅销。小说出版一年后,才终于得到了一篇正面的评论。
同样,谢尔兹也记录了《斯通纳》后来的辉煌,1971年,《斯通纳》首次重版。之后,每次再版都会为这本书赢得新的读者。2006年,《纽约图书评论》经典书系收录了这本书的新版,“斯通纳效应”随即席卷了整个文学圈。2013年,荷兰出版商勒保斯基推出了该书的译本,小说随即登上了整个欧洲图书市场的畅销榜。自那以后,21个国家先后出版了这部小说,全球销量超过了100万册。和它的作者一样,这是一本复杂又澄澈的作品,向读者展现了平凡世界中一个独特的个体。(杨懿晶)
悦读·探险
《白色黑暗》
TheWhite Darkness David Grann Doubleday(2018年10月版)
《白色黑暗》的主人公亨利·沃斯利是一名尽职的好丈夫、好父亲,同时也是一位充满荣誉的英国特种部队军官,信奉荣誉与牺牲。他也是一个鬼迷心窍的人,毕生都痴迷于厄内斯特·沙克尔顿——这位19世纪的极地探险家曾试图成为登陆南极第一人,后来曾徒步穿越南极。沙克尔顿从未完成他的旅途,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死亡边缘拯救了他的同伴。
这些远足探险对沃斯利产生了一种无法抵御的吸引力。他是沙克尔顿的一个手下弗兰克·沃斯利的亲戚,沃斯利花了不少钱收集当年那次史诗般远足的手工艺品。沃斯利想模仿沙克尔顿,决心衡量自己的毅力。他将在沙克尔顿失败的地方,那个全世界最荒凉之处追求成功。
2008年,沃斯利与另外两名沙克尔顿手下船员的子孙一同启程,横穿南极。他们与冰天雪地的荒凉绝境、威胁生命的体力透支以及数不清的冰缝做斗争。可当他安然回家后,必须再次返回南极的渴望又会卷土重来,萦绕心头。于是2015年11月13日,55岁的沃斯利再次与家人告别,踏上了他最危险的探索之旅:独自徒步穿越南极……
作者大卫·格恩以其特有的强度和力度讲述了沃斯利的非凡故事。大卫·格恩也被称为“当今最出色的记叙性非虚构作家”。《白色黑暗》书中配有50多幅沃斯利和沙克尔顿旅程的精彩照片,本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纪念日志,更是一个关于勇气、爱和一个人将自己逼至人类极限的传奇故事。
大卫·格恩,《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作品有畅销书《迷失Z城》、入围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作品《花月杀手:一宗美国罪案与FBI的诞生》,两书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其他杂志分别评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他还是《恶魔与福尔摩斯》以及《老人和枪》的作者。《老人和枪》是他发表在《纽约客》上的短篇文章,后由大卫·罗利自编自导,改编成同名犯罪喜剧剧情片,2018年上映。(峻岭)
悦读·体育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
The Mamba Mentality:How I Play
Kobe Bryant,Andrew D.Bernstein,Phil Jackson,Pau Gasol(Foreword)
MCD
(2018年10月版)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是NBA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第一本自传书,这本书对这位有史以来最受人尊敬的运动员之一,科比,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究。
“黑曼巴”科比·布莱恩特退出职业篮坛后,他便决定与读者分享他对这项运动的丰富知识与理解,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进入极富传奇色彩的“曼巴精神”的核心。《曼巴精神:科比自传》教导年轻球员、铁杆粉丝和这项运动的忠实学生怎样“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进行这项运动,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聪明的、极具分析能力和创造力的篮球运动员的头脑中。可以说,这本书有这个义务,又恰逢时机。
这是第一次,科比用他自己的话揭示了他如何在心理和身体上准备比赛,这些充满细节的方法和策略阐述了科比的目标不仅是赢得比赛,更是在比赛中超越自我。读者们将在书中看到科比是如何研究对手,为比赛调动热情,以及他是如何克服伤病的。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中除了科比充满丰富细节的描述之外,还配有湖人队和NBA官方摄影师安德鲁·D·伯恩斯坦的精彩照片——上百幅照片捕捉了科比从1996年最初NBA赛季到2016年的最后赛季的精彩瞬间,也同时记录了一位运动员与一位摄影师之间弥足珍贵的20年友谊。科比的自述加上伯恩斯坦的照片,令《曼巴精神》一书能够一窥世界上最知名、最顶尖的运动员职业生涯幕后的故事。
在科比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效力于湖人队,赢得5座NBA总冠军、2枚奥运会金牌、18次入选全明星阵容,4次获得全明星赛MVP称号。2016年,科比退役,现与妻子和3个女儿居住在南加州。安德鲁·D·伯恩斯坦,其摄影作品出现于全球数千家报纸和杂志封面。伯恩斯坦是洛杉矶湖人队的御用摄影师,也是NBA的资深摄影师。2018年他在篮球名人堂获得柯特·高迪媒体奖。(宋玲)
悦读·社会
《他们:我们彼此憎恨,那然后呢?》
Them:Why We Hate Each Other-and How to Heal
Ben Sasse
St.Martin's Press
(2018年10月版)
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我们心里也都有数。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已经连续三年在下降,出生率也在骤降。几乎有过半美国民众认为执政党已经不单单是施政错误了,简直可称为邪恶。美国虽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国家,可是美国民众如今却十分悲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失望悲观的情绪在美国民众中蔓延?美国参议员、畅销书作者本·萨斯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和传统智慧不一样,我们的危机并不真正关乎政治。我们太孤独了,以至于我们都无法看清前方的路,结果反以愤怒的形式呈现出来。
本地社区网络在逐渐瓦解。纵观美国全境,小团体在纷纷消失。扶轮社(由商人和职业人员组织的全球性慈善团体)规模数量也在不断缩减。邻里关系冷漠,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隔壁的隔壁住的是谁。工作不尽如意,同事不断在换,目标更为模糊。稳定的家庭和坚固的友谊以往是美好生活的基石,但大数据反映这些都在直线下降。也没有哪个机构能获得普遍的公众支持和信任。
尽管如此,作者认为前方仍有路,要改变目前的颓势恐怕需要强心剂,那就是重新探索我们的真实生活,重构人际关系。尽管技术推动我们随波逐流,但作者告诉我们,只有找到我们的根,才能抚慰我们孤独的心灵。作者提出:美国希望你快乐幸福,但比这更紧急的是,美国更需要你热爱你的邻居,融入你的社群,这才是国家真正的倚赖。(张丽君)
悦读·地理
《罗马:永恒之城》
Rome:Eternal City Ferdinand Addis Head of Zeus
(2018年9月版)
围绕罗马这座城市,人们总会产生无尽的遐想。没有人能够身处罗马而不为它的隽永魅力所打动。从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创建者罗慕路斯到费里尼的影片,罗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很难完整地把握它的每一个侧面。如何才能把3000年的历史浓缩进648页的篇幅?本书作者阿迪斯采纳了一种颇为巧妙的讲述方式,选取了罗马历史上的22个关键时刻,由点及面地铺陈了这座永恒之城的过往。
比起那些历史学专著,这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个可读性更强的独立小故事:凯撒的刺杀案,高卢人几近灭城的入侵,角斗场的建造与角斗士的命运,波吉亚家族的阴谋斗争,贝尔尼尼的巴洛克杰作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留下的西斯廷教堂的巨制壁画,1849年共和党人的骤然梦碎,墨索里尼的统治时期,以及费里尼镜头中纸醉金迷的《甜蜜的生活》……林林总总,勾勒出一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城市史。另一方面,数千年的权力争战也为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弗摩索斯教皇被投入河中的尸体,格拉古之敌可怖的死状,圣塞巴斯蒂安身中数箭的结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暴力的浓云……罗马同样见证了太多的鲜血和癫狂。就连作者也不禁发问,这究竟是一座上帝之城,罪恶之城,权力之城,抑或是衰朽之城?
要写出这样生动的作品,光是埋首在故纸堆里可做不到。阿迪斯从一名游客的角度出发,用个人的回忆串联起这些宏大的叙事。数十年前,他还是个穿着过于肥大的牛仔裤的青少年,第一次来到罗马,坐在卡拉卡拉浴场外,迎着来往的汽车尾气野餐。而正是他的热情、好奇和投入,才为读者带来这样一本佳作。他同样没有错失历史洪流中的细节,随着笔下世纪的更迭,他越来越多地把视线投向充当了时代背景色的普罗大众和风化的碎石瓦砾。他为我们撇去那些陈词滥调的颂歌和小道消息,鼓励读者走进那些神秘却仍待发掘的角落,并最终得出与中世纪智者同样的结论:“罗马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城市,为所有人提供了一处容身之所。”(四月)
作者:杨懿晶 峻岭 宋玲 张丽君 四月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金久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