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邦媛在《巨流河》中讲述过朱光潜先生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1940年代,朱光潜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曾为学生讲授英诗。有一天讲到华兹华斯的 《玛格丽特的悲苦》(The Affliction of Margaret),这首诗讲的是一位老妇人,她唯一的儿子外出谋生,七年毫无音讯。诗人隔着沼泽,每夜都听到老人呼唤儿子的声音:Where are you,my beloved son…(你在哪儿啊,我亲爱的儿啊
……)齐邦媛说,当朱光潜读到“the fowls of heaven have wings…Chains tie us down by land and sea”(天上的鸟儿有翅膀……链紧我们的是大地和海洋)时,说中国古诗中也有相似的诗句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禁不住语带哽咽,读到最后两行:“If any chance to heave a sigh,they pity me,and notmy grief”(若 有人 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朱先生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这诗人般至情至性的感情表达让齐邦媛感到极为震撼,因为在那样一个艰困的时代,坦率表现感情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
其实,如此深入地感受朱光潜先生英诗课的学生,并不止齐邦媛一人,武大教授杨端六的女儿杨静远同样对此记忆深刻。她的《让庐日记》里就有几则与朱光潜的英诗课有关的事。是时杨静远上大二,选修了朱光潜的英诗课,上课的过程日记中没有细说,但从一开始的接触情况看,英诗课是迷人的。杨静远后来专门追忆这一段时光:“上课铃刚响完,瘦小清癯却神采奕奕的朱先生面带微笑,快步走进课堂,用他那安徽口音颇重的深沉有力的颤音,向我们开讲英国诗歌……”彼时的朱光潜45岁,在学生的眼中却因瘦而显得“老”,“我发现,他既不严厉,也不严峻,而是满腔热忱。他的声调,他的眼神,他整个的人,散发出一股热流,一种殷切……对于一个渴望开阔眼界,获得美感体验的青年,这是多大的愉快和满足啊”。
但朱光潜也是严格的。杨静远第一学期英诗课成绩仅仅是及格(“丙”),有的学生只拿到 36分。但到第二学期,已经可以看出她在英诗学习上的进步了,得了 80分。“像×××这样的先生,你在他手下得100分也不足为荣,得70分也不足为耻,他的评价不能做标准,反而你能得到朱光潜先生的80分是无上的荣耀,因为他是真正的学者,他的标准不轻易定的。”妈妈袁昌英的一席话,让杨静远年轻的心灵生发出对真正的学者的敬仰与崇拜。
▲青年时代的朱光潜
朱光潜给学生讲授的诗歌,取自于一本叫作 《英诗金库》(Golden Treasure)的 书 ,齐 邦 媛说这本书是 “当时全世界的标准选本”,由美国诗人帕尔格雷夫主编。朱光潜偏爱雪莱的《西风颂》《诗人的梦》、济慈的《夜莺颂》《秋颂》、华兹华斯的《致云雀》《致布谷鸟》《水仙》《致雏菊》《致玛格丽特的悲伤》《在西梅桥上》《在海边》……几十年后,年迈的杨静远依然能记起 “那掠过长空的云雀的欢歌,溪边金星万点的水仙,鬼魂般纷纷逃逸的晚秋落叶,大海的永恒涛声,辉煌的落日”,这些都随着朱光潜那颤抖的吟诵声,深深植入她的心田。而齐邦媛则饱含深情地说:“朱先生就好像江上的朝阳,仙境般的草野,杜鹃隔河的啼声,年轻的热血全随着他的记忆来了。”
朱光潜在教授英诗之外,也追索古今中外诗歌的渊源与关系,注重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格律的探索。1943年,他出版了《诗论》,尝试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反过来也用中国诗论来诠释西方诗论。这是中国现代诗学史上颇具开创性的创作。诗论与讲诗,二者相得益彰。
作者:肖进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周怡倩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