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富林遗址已发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1000多口水井数量上看出,曾经的方松街道广富林村,从一个大型原始聚落一路延续至今。那被一片农田笼盖下的广富林遗址,便是一处故园,一个旧梦。时至2015年7月,沫浴新城朝晖的广富林街道,由方松街道辖区分析而出,脱胎而生,又圆方松街道一梦。
就方松街道组建的历史而言,尚近在眼前。1997年之前,方松地区分属于茸北、洞泾、佘山、仓桥、天马等镇,没有独立的行政建置。方松街道的前身是1997年12月始建的松江新城区办事处,2001年1月改建为方松街道办事处。这便是方松街道的前世今生。
街道冠名“方松”,始由一条路名而来。1997年3月8日,在青浦方家窑至沪杭高速公路松江收费站之间动工修建了一条公路,名方松公路,后改称嘉松南路。用路名作街道名称,或许还有其它方面的考量,如方松街道一名,留下了“要致富,先筑路”的时代发展印迹,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由农村而达城市的路径。如此看来,这条连通新城朝晖的方松路可谓大道如天,梦圆一方天地。
散步广富林,这里是公园
我曾在广富林那片古老的土地上,任由思绪在尘封的考古发掘灰坑中渐行渐深、渐行渐远,一直飘逸至那扇父系氏族公社的大门。在我的想象中,先民生活的广富林区域景象万千:大海环于东南,古泖绕乎西北,九峰列翠其后;山水田园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闻鹤鸣九皋,云间放歌;夕赏鹿群撒欢奔逐,蹄花扬起尘土,与晚霞落日共舞。
先民在广富林逐梦而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追求卓越的智慧,成就了数量众多的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和青铜器制品,闪烁“上海之根”文明之光,见证沪地文明进程。然而,令人叹奇的是,2008年在广富林遗址灰坑中发现了102粒葎草种子,且出土数量占广富林出土植物遗存总量的15.32%。
葎草,俗称拉拉藤,它让我遥想起广富林湖泊堤岸和聚落房屋土墙的根基周边,曾有大量葎草生长。先民之所以要像储存粮种那样留存葎草种子,大凡有以下用途:一是用于守护家园。每当海潮倒灌、洪灾来袭时,葎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入药之用。葎草入药,可消热解毒,利尿消肿;外用可治痈疖肿毒和湿疹以及毒蛇咬伤等。三是用作动物饲料。葎草从藤花叶到根须,浑身是宝,却无需优越的生存环境。可见,与先民相依为命且并不起眼的葎草,具有“离离原上草”的强劲生命力,以无惧风雨的守土情怀,默默传唱着一支广富林的生命之歌。所以我说它是“上海之根”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基因。
原为方松街道区域、今为广富林街道辖区的广富林遗址公园旁,还有一座2017年底建成开放的广富林郊野公园,规划面积近4平方公里,建有12个游览体验区,景名为油菜花田、绿野闲踪、帐篷营地、森林氧吧、稻香闲影、老来青稻田、桃花岛、静水叠彬、花廊休闲、花园中心、房车营地、马术俱乐部等。这里,既有世外桃源的恬静清新,又有现代动感的体验魅力。且看,一座桃花岛,一个马术俱乐部,就能给人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纵横天地间的无尽遐想。
散步广富林公园,觉得脚下跨出的每一步,都在丈量着历史的长度。的确,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古往今来,薪火相传,走过的路虽然已成往事,但 “去自己的明天,迎接今天的自己”,永远是不改的初衷。行走在广富林遗址公园至郊野公园的那条路上,想着两座公园,一因承载历史而厚重,一因彰显生态魅力而美丽,古今牵手,共生共荣。
书香氛围浓 ,这里是校园
一个地区有一所大学已令人欣慰。松江1998年2月撤县建区后,于2000年2月与上海市教委签订合作建设松江大学城协议,一个占地530余公顷、迄今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园区迅速崛起。2001年10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学院、立信会计学院入驻校区;2003年10月,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门招生;2005年10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成启用。前后仅用5年时间,就初步建成了一个拥有42个院系、近1000个专业、7所大学、7万余学生、7000余教职员工的松江大学城。
这是一座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街配套的大学城;是一座校院和地校资源共享不设围墙的大学城;是一座具有园林色彩、建筑风格美轮美奂、各自彰显文化品位和特色的大学城。松江大学城美在外也美在内。例如,东华大学的校训是“崇德博学,砺志尚实”;其文化精神是“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又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办学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特,人特我精”。再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取《论语》“民无信不立”之要义,坚持以信立校,诚信为本。
松江大学城,书香氛围浓,教学成果显。且看上海外国语大学,不仅有上千留学生在校学习,而且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该校师生的身影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续看东华大学不仅在多学科、多领域频频获奖,而且为我国“神五”、“神六”、“神七”等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再看上海对外经贸学院在2006赛扶(SIFE)世界杯比赛中获全球总冠军,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在全国地方院校中名列前茅,并为上海建设“一个龙头,四个中心”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性咨询服务支撑。还有,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与国内外成百上千家会计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再者,华东政法大学不仅科研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受立法机关委托,在起草地方法规和制定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机械、电子电器、汽车、化工和材料工程等方面努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国际化进程,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培养出了许多高品位、高层次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广受社会欢迎。
新城美如画,这里是花园
花园很美,国际花园城市松江更美。2005年11月,第九届国际花园城市大赛在西班牙拉克鲁尼亚市举行,松江在200多个申请城市的初赛中胜出,随之又于11月8日参加C级别组决赛,与来自英国、美国、波兰、挪威等10个国家的12座城市一决高下,荣获国际花园城市C组金奖第一名。消息传来,中国人脸上有光,上海人心里抹蜜,松江人奔走相告。2005年12月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员、国际公园协会秘书长阿兰?史密斯专程飞抵上海,给荣膺国家花园城市金奖的松江颁发奖牌。颁奖仪式在松江区行政中心会堂举行,参加授奖大会的方松领导和群众代表尤感欣慰。
须知,松江创建国际花园城市是以老城为底蕴、以新城为品牌,广大干部和群众几年如一日,循序渐进,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创建铺垫工作。2003年10月,松江获得市级园林城区荣誉;2004年10月,松江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区;2005年10月,通过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专家验收;接下来才是2005年11月一举夺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当时,作为创建核心区域的许多方松市民热泪盈眶,幸福满满,高兴地说,这辈子做个松江人满意了,知足了。
的确,生活在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城市是幸运的。这一点,生活在方松地区的百姓群众深有体会。他们曾响应松江营造“天蓝、山美、气净、居佳”环境,建设宜人居、利创业、适学习的生态园林城市,做出过不懈努力。笔者同时难以忘怀以下二三事:如开挖456亩人工湖——月湖,沿湖建设3.5万平米绿地和生态林,故而催生诗意, “碧水浩渺映青山,数峰临湖来妆面”。又如2005年6月26日,在华亭老街举行松江新城创建国际花园城市万人签名活动,万众一心,共建共创。通过创建活动,松江新城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绿地达24平方米;尤其是松江新城形成了一个占地数十公顷的大型开放式“十”字形绿化中心区块,以绿色烟波映衬西式线条勾勒下的新城建筑风韵,大美呈现中西合璧的东方艺术神韵。正当松江新城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郊区重点建设“一城九镇”的决定,“一城”即为松江新城。新城建设于2001年8月23日正式启动,规划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0万。时至2007年,一座生态化、书苑式、现代化、堪称人居典范的新城亮出松江。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有感于家乡巨变,欣然挥毫题书四字:“花园松江”。
爱意暖人心,这里是家园
人说如意的生活,不是家在哪你在哪,而是你在哪家在哪。在方松社区,“家”的概念是有温度的。因为方松有健全的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自治法律服务中心、知识女性社区服务站等;方松有务实的服务事项,如便民服务、信访服务、人民调解服务、法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社会救助服务、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等。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方松,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在此,摘录一段方松人写的诗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从以上一个个扪心自问中,可见方松人的文化自觉心态和平凡中见美丽的爱心情怀。方松志愿者,让我记住了一个组合起来的家,一个情感流动的家,一个舍己为人的家。
方松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让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变得高贵:康东铭,江虹小区业委会委员、楼组长,她是“清洁家园”中开放的一朵鲜花;顾慧君,一人管理11个公厕,向城市交出了一份公厕也飘香的满意答卷,堪称“公厕女状元”;“老伙伴”组合,是久阳文华居民区中的一群老姐妹,她们专为孤寡和空巢老人热心服务,传递温暖的春天气息,在我的印象中,她们是最美的“迎春花”组合;家住建设小区的杨兴弟,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家中两位长辈和身患重疾的妻子,他的一双儿女和孙子孙女受其影响,笃行孝道,十口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社区家庭美德建设的典范。
方松百姓群众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精神的故事层出不穷,如八旬语文老师张子望,在泰晤士小镇居委会邀请下组建“快乐轩”,这里成了老年人学习书画的好去处;又如世纪新城小区保安李松峰,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家住珠江新城的居民沈建美,享有小区环境“美容师”赞誉;方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生张宏,乐做居民身边的“健康顾问”;来自昌鑫居民区的谢红莉、沈雪芳、辛健康等人,被称为“奉献爱心大使”。他们都是普通群众,做的都是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平凡小事,但他们是文明的火种,是温暖人心的火光。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握着绿庭苑居委会志愿者余丽娟的手说:“谢谢你们!”一声道谢,自上而下,温暖传递。
2017年,方松街道围绕着不断提升公共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宜居环境目标,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抓好经济服务工作和改进工作效能作风等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其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形成了可操作、可复制的工作规范。这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乐活的、平安的新方松,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思深益远,谋定后动,真情如注,温暖人心。
方松景色魅,方松人心美。走笔至此,深感富有公园、校园、花园、家园情怀的方松,正在历史新进程中,与广富林街道一起,“母女”情未了地一圆古今之梦。当下,那些感人的故事能量已被充分激活,并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弥漫开去。方松在示范,在行动……由此感言,春暖花开的方松,头枕故园旧梦,正用绣花功夫,绘出新城朝晖的美丽色彩。(来源:人文松江 作者: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