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天堂》
■陈子善
以前撰文介绍过现代出版史上开本最大的毛边本,即1946年11月上海悲多汶学会印行的《音乐的解放者悲多汶》(R.H.夏茀莱著,彭雅萝译),此书又大又厚又重,像块砖头。那么,与之相反,篇幅最为短小的毛边本又是哪一种呢?这册法国左拉著、刘复译《猫的天堂》也许就是。
毛边的《猫的天堂》是“法华对照”本,1927年4月(?)北新书局初版,列为“北京孔德学校小丛书(第一种)”。手头这册已是1927年10月“二版”本,印数“二千部”。之所以初版时间“4月”之后加上问号,是因为刘复写的此书《卷头语》作于“一九二七,三,一四”,故推测初版当在4月间,但未敢确定也。
刘复即大名鼎鼎的刘半农,五四时期《新青年》同人之一,后留法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执教北京大学国文系,兼任中法大学讲师。而从小学到中学一以贯之,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格教育”的孔德学校与北大和中法大学的关系都很密切,刘半农就是孔德学校《旬刊》和《月刊》的撰稿人,也常到孔德演讲,他为孔德编“孔德学校小丛书”也就顺理成章。
“孔德学校小丛书”之小,可能你意想不到。《猫的天堂》除了《卷头语》,全书只有一篇《猫的天堂》,先左拉法文原文,后刘半农中文译文,逐段对照。全书连封面封底在内,总共才二十六页,薄薄一小册,所以我敢大胆断言,《猫的天堂》很可能是最薄的新文学毛边本。
当时刘半农翻译了不少法国文学作品,影响最大的就是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曾多次重印。左拉的《猫的天堂》又收入刘半农辑译、1927年6月北新书局初版《法国短篇小说集》(第一册),如果将之视为《法国短篇小说集》的抽印本,也未尝不可,刘半农在《卷头语》中已说得很清楚:
一天,我忽然想到:要是把我所译的法国短篇小说选出一部分,把原文和译文对照排印,印出些小册子来,说不定对于学习法文的青年们,也可以有得一点小用处。我把这层意思告诉了尹默,尹默非常赞成。后来又和润章谈起,润章也说很好,而且说:“这样的事是中法大学里早想做的,因为没有相当的人去做,所以至今还没有动手;现在有你去做,自然最好了。”我受了这两位老朋友的鼓励,自然马上就办;而且根据了我与尹默两人谈话的结果,把这种的小册子定一总名曰“孔德学校小丛书”。
“尹默”即沈尹默,也是五四《新青年》同人之一,当时任孔德学校“学长”;“润章”即李书华,留法物理学家,当时代理中法大学校长,故刘半农将他俩称为“老朋友”。刘半农编印“法华对照”的“孔德学校小丛书”的目的明确,第一,希望其“能够帮助初学法文的人读法文”;第二,希望其“对于有志于翻译文艺作品的青年们,也能做得一点小小的参考。”关于第二点,刘半农又透露:
我自己在翻译事业上还不曾有什么成就;我所采用的意直折中译法,也当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译法。但是,在没见到缺陷的时候,总不会想到要改良。
刘半农所谓“意直折中译法”,与鲁迅后来主张的“硬译”法,有同有不同,研究现代文学翻译史的应特别加以注意。
《猫的天堂》不但是左拉的名篇,也是写猫的名篇。作为爱猫人,得到《猫的天堂》毛边本,当然格外高兴。此书版权页钤有“云南公易书社经售”蓝印,封面又钤有“云南省教育会图书馆藏书章”红印,可见曾千里迢迢远赴云南,整整九十年以后又来到上海归我所有,书的命运有时真不可思议。而“孔德学校小丛书”据说还有第二种,也是左拉的短篇《失业》,也从《法国短篇小说集》(第一册)中选出,也同样“法华对照”,也由北新书局于1927年推出,也应该为毛边本,但我未见。最后,还得补充一句,鲁迅藏书中也有这本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