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亲历记》
[英]萨道义著
谭媛媛译
文汇出版社出版
■夏丽柠
按照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小岛毅博士的说法,“明治维新,是为了尊王攘夷而进行的以天皇为国家政治中心的革命性运动,其结果竟是让日本走上文明开化的道路,成为西化的近代国家,这是历史的讽刺。”
但在西方人看来,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他们都积极参与,功不可没。英国外交家萨道义所著的《明治维新亲历记》,便是例证。倘若不知晓萨道义,只要说他是签订《辛丑条约》的英国代表,读者脑海里便会勾勒出一个老牌英国外交官的形象。
说来这位萨道义先生与亚洲各国渊源颇深。“他在1862年至1883年以及1895年至1900年间任驻日外交官,1884年至1895年转至暹罗(今泰国),1900年至1906年曾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1906年回国任枢密院委员。”按年代,他应与丘吉尔是同僚。那时年轻的丘吉尔任殖民地事务部次官,后来写了一本《我的非洲之旅》。如果仔细琢磨两本书的气质,真是一脉相承,都有浓郁的“日不落帝国”外交优越感。
与丘吉尔的“学院派”出身相比,萨道义属“实践派”。在伦敦大学尚未毕业时,他便受佩里将军所著《日本远征记》吸引,决定参加派往中国和日本见习译员的应试。1862年,当他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然而,正是这位来自异域的年轻译官,身处明治维新前夜的风起云涌和暗流波澜之中,将日常见闻记在日记里,晚年整理成书。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本书的目的,并非是要一一讲述这段外交生涯的所有往事,而是侧重于那些我亲身经历的最为精彩有趣的部分。”此话可理解为,本书仅是个人“亲历现场”,而非“宏大史观”。因此,书里不仅有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的官民见闻,亦有没落武士的滋事杀人,还有幕府末期的英雄辈出,自然也少不了觐见“天皇”和“大君”(幕府大将军)这样的权贵人物。国家的历史即是“人”的历史。
英国政府派遣萨道义赴日之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以船坚炮利强迫中国打开大门的西欧各国,早已将“大君”吓破了胆。无论如何不能让西方人站住脚,这是幕府最初的想法。因此,不售卖给外国人物品、武士浪人袭击杀伐外国人的事件层出不穷。即使在西方舰队炮击鹿儿岛之后,他们依然在下关遭到长州藩的回轰。由此可见,日本向来就是一个骨子里很“不服”的国家。
任何变革都需要土壤。萨道义所写的各国外交斡旋,仅是“明治维新”的催化剂而已,对天皇的“大政奉还”,才是革命的真正动力。虽然“维新派”和“幕府派”都向西方伸出了橄榄枝,但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维新派”,这才是最后使日本敞开国门的主因。这一点,萨道义在书中倒是相当坦然地承认了。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便是江户时代历史思想的发展。赖山阳所著《日本外史》,实际上是一本指导“尊王攘夷”的思想之书。“忠”的思想至今在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在“忠”的延长线上则屹立着“儒家思想”。基督教的流入,引起了日本社会的骚动,确立一个明确的“宗主”和“信仰”十分急迫。与日本国内两派间的复杂斗争相比,西方列强推动“明治维新”的作用显然是次要的。
不过,赖山阳的理想是,“天皇应该亲自身披战袍,以大元帅的身份率领军队;而实现这一理想的就该是明治维新。”难怪小岛毅说日本后来加入列强掠夺中国,并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国主义道路,明治维新是个转折。虽说明治维新使日本避免了像美国内战那样的大规模流血牺牲,却隐藏着更大杀机。显然,如萨道义一般的西方人高兴得太早了。
依书中行文,可以看出萨道义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东方岛国。从初始的抱怨不开化民众、无脑仆役,到夸赞樱花国的山峦植物、美食美器、人文风物,后来这位老牌英国佬还娶了日本妻子,成了一位旅行家、登山家和狂热的植物学家。对他来说,明治维新不仅是一场亲历的革命,还是其人生的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