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
[英]大卫·霍克尼、马丁·盖福德著
万木春、张俊、兰友利译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夏学杰
拍照技术对世界影响如此之深刻与广泛,致使世界瞬间驶入了读图时代。《图画史》言:“图画强烈地影响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大多数人宁愿看图而不愿读文字,可能永远都会如此。”当前是图画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在只要愿意,你就可以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也许大多数人将在那样的世界里了却一生——一个图画的世界。”
图画是再现世界的方式,也是理解和检验世界的方式。《图画史》主要写了两个问题:我们看到什么,怎么看的,以及将观看体验翻译到二维平面上的各种方式。
本书由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与艺术评论家马丁·盖福德合著,形式为谈话语录体。霍克尼说:要转述所见,唯一的办法是用图画。然而一切图画制作者都面临共同难题:如何将三维的人、物和场所压缩到二维平面上?对这个难题有各式图画作为解答,这些图画常被归入“绘画”“摄影”或“电影”等鸽子笼里,而另一种思路是用时间和风格对其分类:中世纪、文艺复兴或巴洛克。可是霍克尼提出,不论制作工具是画笔、相机抑或电脑程序,不论所处位置是在洞穴石壁上还是电脑屏幕上,它们首先都是图画。为了理解人类如何观看周遭世界,进而理解人类自身,我们需要一部图画史。
书中提出:“今日世界充满图像,但这些图像——其中的大多数——并不能让人记忆深刻。拍的照片越多,看每张照片的时间就越少。在过去,手边只有不多的几张照片,可现在照片的数量每年都以上亿的数量增长……它们中的大多数可能都被丢弃,几乎一到手就立刻丢弃。”作者以乔·萨科的素描《长城》为例,指出绘画的优势:萨科呈现的细节比电影好得多,每个小人都画出了面孔。野战厨房、坑道厕所,画面持续不断,穿过战场,夹杂着巨大的爆炸,全画结束于埋葬死者之处。从照片上你可见不到这么多内容。“照片一度被看作终极图画,其实不是。目前,照片正经历着一场危机,Photoshop软件和数码编辑技术的应用清楚表明,没有理由相信照片的真实性胜过绘画。其实现在应该相信,绘画的真实性也许更强。”
霍克尼对中国文化颇为了解,著有《中国日记》。他对中国书画的笔法甚为推崇,“我曾经观看一位中国少年画家画猫,其每一笔的位置都很完美。他就像个小毕加索。中国文字的书写也很神奇,中国人到现在仍在练习书法。书法讲究的就是小笔痕的微妙变化,他们的书、画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甚至觉得伦勃朗的素描中有中国笔法的影子。本书指出,中国画没有固定视点,其观看系统依赖的是移动视点。不过,作者叹惋:“一位研究中国艺术的学者告诉我,中国人现在已经忘了移动视点的原则,摄影正以一种汉语和英语都不曾达到的程度主宰着世界。”
“当你过往的一生都在画画中度过,你还会有什么别的需求吗?”妙语连珠的谈论,配上世界顶级绘画作品,本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使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