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一群老人为了大运河的命运四处奔走,那时的她正遭受着千年以来的大危机。2006年,郑孝燮、罗哲文等几位老人发起了运河考察活动。让人们心疼的是,在有些城市,古运河的河道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有的成了黑水横流的排污沟,有的则被农田蚕食;大运河的南段虽长期通航,但大量工厂建在运河沿岸,把大运河当成了“天然排污场”。
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深情地说:“千百年来我们都受益于这条河,为了它,我们几个老人都愿作大运河上的一个纤夫。”那一年,他已是90岁高龄。
2014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如今,一些老人们陆续故去,大运河复航也有了曙光,但许多人仍没放下对这条特殊水脉的关注。
29日,首届长三角文博会举行主题论坛,“运河文化”成了与会专家聚焦的核心。
“大运河是一条流通的渠道,如果不去恢复保留这个基本功能,而是附加很多本来没有的东西,就失去了运河应有的题中之意。”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说。
运河沿岸的江南物质文化资源,特别是土特产和古建筑资源在过去的开发建设中越来越趋同;而人文资源的开发更偏重人造景观,缺少历史文化风貌区应有的整体性和高水平设计。
小桥流水、青石板路、几间老宅、灯笼高挂,成了部分江南小镇的标配,咖啡馆、饭店、客栈四散其间,卖扎肉、酱油蹄髈的小铺子到处都有,连旅游商品都是一个面孔,差不多的“连锁小镇”风貌让许多游客倒了胃口。
至于某些休闲农业开发、工业遗址改造项目,在规划和定位上更加是偏大偏全,缺乏江南运河文化特色。
“大运河沿岸首先是让人生活的,而不仅仅是让人来看的。”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说。
“大运河在表层体现的是实用性的交通、物流、商贸等功能,但在深层则建构了沿岸江南城市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并造就了繁荣的江南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大众文化、娱乐文化沧海横流的当今社会,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有些还濒临灭绝的危险。”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的发言振聋发聩。
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长久以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合理、适度和有效已成为基本的共识。
千载运河,奔腾不息,她从历史走来,但不会仅仅留存于博物馆、历史遗迹和人们回忆中。她应更加鲜亮地“活”在当下,为沿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赋新能。
作者:宣晶
编辑:邵岭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