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悠长,奔涌千载。她流经八个省市,贯通五大水系,文脉、商脉与水脉交融,最终溶入了华夏文化的血脉。历2500年悠悠岁月,神女亦改了容颜。
京杭大运河发端于春秋,成就在隋朝,繁盛跨唐宋乃至明清,近代才渐渐归于平淡。在大运河传统运输功能弱化的今天,尤要彰显其文化价值。运河勾连南北,百姓枕河而居,原本局限的地域文化随着流动的纽带“活”了起来。
1900年,苏州吴门桥下,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及清洗东西的妇女
她流经长三角地区15座城市和近百座古镇,融汇吴越、淮扬、楚汉、皖江、徽州等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相融。
如今,三省一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已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其间。
29日,首届长三角文博会举行主题论坛,“运河文化”成了与会专家聚焦的核心。
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廷皓梳理了大运河带来的丰沛遗产,他指出:“江南的运河段还保持着2000多年前运河的初始功能,在全世界运河史上都是一个典范。三省一市在即将开始实施的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其间,是抓到点子上了。”
眼下,运河长三角段沿线的省市正着手开发古运河。浙江致力于把大运河打造成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开放之河和经济之河;安徽建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工作机制;江苏设立初始规模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制定发布了《中国大运河蓝皮书》……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大幕已然开启,她正为沿河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实现运河文化的华丽转身。
作者:宣晶
编辑:邵岭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