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上海植物园的萤火虫、竹节虫、金线蛙等“小精灵”探出了头。耗时2周、5个夜晚跟踪拍摄,10天剪辑制作,上海植物园工作人员用专业镜头记录“夜精灵”的身影,带领观众云端游览“夜公园”。
不止线上,这个夏天,上海多座公园延长了开放时间。譬如,复兴公园24小时开放,为“打开围墙”做准备;东安公园、漕溪公园等将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8点;静安中环公园、蝴蝶湾花园、白遗桥公园等24小时开放。
正全力打造“千园之城”的上海,“夜公园”承载着人们别样的生活意趣和需求体验。如何让回归后的“夜公园”更显生机盎然?专家建议:应评估、设置“夜公园”的开放区域、设定边界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嵌入夜间科普等更多有文化内涵、融入区域特色的夜间功能,让“夜公园”成为“幸福乐园”。
征求居民意见升级配套,晚上也有宜人空间
傍晚6点,东安公园南大门处,游客陆续扫描“场所码”“数字哨兵”有序入园。
东安公园,典型的“家门口”社区公园,周边老小区众多。“小区里活动空间小,我们就把这儿当成了好去处,吃好晚饭就来兜兜坐坐。”家住东安二村的骆阿姨说。
公园里,月季、向日葵等布置而成的主题花卉景观在夕阳下别有一番景致,阿姨爷叔三三两两围着拍照打卡;蜿蜒的园中小道边,绿茵草坪生机蓬勃,年轻人开始了健身夜跑;湖心亭的石凳上,“遛娃”的家长在闲聊。
虽然开放了夜场,但防疫手势不松懈。“入园老人多,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主动跨前一步,帮助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的老人,在确保‘应检尽检’的同时,给他们入园提供便利。”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园的瞬时客流量限制在平时的50%。园方还安排保安在公园内不间断巡逻,提醒游客科学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对于洗手间以及座椅、扶手、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每天有保洁人员定时消毒、记录。
在鲁迅公园入口处,入园须知、开放区域示意图等醒目摆放。眼下,除了园内聚集性场所、部分室内展馆设施外,鲁迅公园已在防控要求范围内最大程度延时开放“夜公园”,并每天进行4次消杀。荷花池边、南门广场仍是人气点位,“恢复夏季常态化延长开放时间,是充分考虑到市民‘夜公园’的需求后作出的决定,尤其纳凉的老人和早出晚归的上班族,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散步、夜跑、休憩。”鲁迅公园园长宋伟民说。
开放“夜公园”,不仅是时间的延长,还有服务功能的拓展,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服务。
以鲁迅公园为例,首要的就是设施的维护检修。宋伟民介绍,此前已进行了一轮全面的照明设施、基础设施、安全技防设施的排查与养护,保障市民游客的安全。由于鲁迅公园数十年树龄的大树较多,工作人员特意对主干道旁的高大树木进行检查,防止树枝掉落伤人。软件方面,增加安保人员数量、巡逻频次,增加保洁力量等。
东安公园,从制定方案初始就征求周边居民意见。譬如有老人提出,“晚上公园里蚊子多,烦人”。对此,公园负责人回应,立即安排保洁人员加强灭蚊工作。针对高温天,特别设立便民服务箱,提供防暑降温外用药品;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内设立应急休息点,配备空调及盐汽水,供特殊情况下游客休息使用。
融入特色体验,兼顾人与生态的和谐
随着“夜公园”的开启,生态如何保护、功能如何延伸、后续如何管理,相关部门仍在探索。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空间载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刘悦来介绍,从2011年7月起,上海在首批35座公园试点延长开放时间。近年来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但本市“夜公园”大多还是游园时间的延长,未来可以嵌入更多夜间功能,为市民提供更有文化内涵、融入区域特色的体验。譬如,生物喜欢昼伏夜出,可以借此打造自然体验、教育科普的“夜观”场所。
上海植物园进行了一次全新尝试。往年的科普夜游活动,受限于场地和人数,每场名额并不很多,往往一开放报名就被“秒杀”。今年则首次在网上“开播”,通过专业团队的镜头和各个平台的联合直播,所有感兴趣的孩子都可以参与,并且能观察得更清晰。
专题直播包括萤火虫、竹节虫等明星物种,水环境中的水生动植物,草药园这一小生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刘悦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始终是重中之重,除了云端直播外,“建议通过科学评估、合理设置夜场的开放区域,对于一些生物密集的树林区等不在夜场开放,也尽可能少用强光源”。他说,这样才能真正使“夜公园”成为所有人和生物的“幸福乐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者:王宛艺 陆益峰
图片:鲁迅公园供图、上海植物园微信公众号、单颖文摄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