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赛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将目光聚焦在43岁的新西兰选手劳蕾尔·哈伯德身上。
120公斤、125公斤、125公斤,哈伯德的三次抓举均以失败告终,早早提前出局。没人在意她的成绩,哈伯德登上奥运舞台那一瞬,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她曾是一位男子举重选手。作为一名公开的跨性别运动员,哈伯德引发了一场关于性别争议的激烈辩论。
国际奥委会的准入标准备受争议
“我不是来改变世界的,我只想做我自己,做我该做的事。”2017年,哈伯德首次以女性身份亮相国际赛场时曾如此表示。但从哈伯德入选新西兰举重队奥运名单后,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向了聚光灯下。
劳蕾尔原名加文·哈伯德。作为男性运动员,国际赛场上难觅他的身影,2001年就悄然离开举重界。当他或者说她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已变身为“劳蕾尔·哈伯德”。在2017年世锦赛上,变更了性别的哈伯德一鸣惊人,夺得女子90公斤以上级抓举和总成绩两枚银牌。
哈伯德自2013年起接受激素治疗以求转变性别,她最终能获得奥运参赛资格,缘于国际奥委会2015年更新了运动员参赛标准——运动员从男性转变为女性后,只需满足两个条件就能以女选手身份参赛。第一,运动员声明自己的性别身份是女性,四年内不得更改;第二,参赛前至少12个月,体内睾酮含量低于10纳摩尔/升(一般女性低于5纳摩尔/升)。
以国际奥委会的标准而言,哈伯德参赛毫无问题。但争议声并未休止。国际奥委会就跨性别运动员所制定的“睾酮总水平10纳摩尔/升”这一标准,始终备受外界质疑,这一数值是临床水平成年男性正常范围的最低水平。事实上,部分国际单项组织的相关限制更加严格,如国际田联要求“参加400米到一英里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睾酮水平低于5纳摩尔/升”。
哈伯德参加男性比赛时在国际赛场上没有竞争力,而2017年参加女子赛事后却截然不同。其队友特雷西曾是新西兰女子90公斤以上级主力选手,但由于与哈伯德之间成绩差距太大,不得不减重参加更轻重量级别比赛。
跨性别选手不愿在争论中发声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哈伯德并非东京奥运会上唯一的公开跨性别运动员,至少还有三名跨性别运动员参赛——加拿大足球选手丽贝卡·奎因、美国滑板选手阿莱娜·史密斯、美国自由式BMX自行车选手切尔西·沃尔夫。然而他们均未受到哈伯德那般争议,是因为哈伯德参加的举重是以力量为主导的运动。
夺得87公斤以上级第11名的比利时举重选手安娜·范贝林亨表示,她尊重跨性别群体的权利,只是包容的原则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哈伯德参赛对于女性举重选手而言有失公平,“任何接受过举重训练的人都知道,允许她参赛对这项运动与运动员都不公平,就像是一个糟糕的笑话。”
支持者则认为,跨性别女性并非为了获得运动优势而转型,她们只是想参加适合自己性别认同的运动。BBC写道,“成为自己有何错误?”
外界充满情绪化与两极分化的声音不可避免地对跨性别运动员产生影响。在这场争论中,缺少跨性别运动员自己的声音。由于争议太大,她们不愿意公开发声。自2017年世锦赛夺得银牌后,哈伯德甚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当年在被问到外界对于她性别身份的过度关注与质疑时,哈伯德只是平淡地回应称,“我就是我,我无意改变世界。我只是想成为我自己,做我应该做的。我真正能做的也只有专注地举起这重量。”
自从哈伯德抵达东京后,新西兰奥委会一直在保护她免受外界打扰。该国奥委会通讯主管阿什利·阿伯特表示,“哈伯德非常注重隐私,举重才是她的重点。”而在结束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后,哈伯德也只是非常简单地回应了争议,“我并非完全不知道围绕我参加这些比赛的争议。因此,我要特别感谢国际奥委会,我想它真正确认了自己对奥林匹克宪章的承诺,确认了体育属于所有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哈伯德不是第一位陷入性别争议的奥运选手。两届奥运会800米冠军塞门亚自出道以来一直因其男性化特征而陷入争议。国际田联2019年颁布的“睾酮规则”,让塞门亚长期面临无法参赛的窘境,经历长时间诉讼依然无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哈伯德上场便是胜利,这是奥林匹克百年历史的里程碑,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包容精神,并以此激励其他运动的跨性别运动员。
哈伯德的登场或许为奥林匹克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但毫无疑问,这场争议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站在不同立场之人,很难就此话题达成一致。
作者:吴雨伦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来源:图片/视觉中国